•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心房扑动
概述
由于电生理紊乱引起的心房快速规律性地收缩和舒张,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无症状,也可出现乏力、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还伴晕厥等
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酒精中毒等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直流电复律、药物转复治疗、射频消融及快速心房起搏治疗等
定义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一种以心房快速规律性地收缩为特点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多为阵发性。大多数房扑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也可进一步进化为心房颤动
心房正常收缩频率为60~100次/分,而房扑时可达250~350次/分。但异常冲动大多不能全部下传,通常以2∶1或4∶1的比例下传至心室,所以整体心室率并不快,心室率通常在140~160次/分。
房扑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房扑的发病率为0.10%~0.88%,其中半数以上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流行趋势
无论我国还是全球,随老龄化的进展,心房扑动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人群分布
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心房扑动,男女性别比为(2~5):1。
随着年龄增加,房扑的发病率增加。在50~79岁人群中,房扑的发病率为5/10万,80岁以上则为587/10万。
分型
目前较为常用的分型方法为按发病机制分型法,根据心房扑动大折返环路的缓慢传导区是否位于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可分为典型心房扑动和不典型心房扑动。
典型心房扑动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房扑动类型,又称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根据折返方向不同,又可细分为逆钟向折返型心房扑动和顺钟向折返型心房扑动。
不典型心房扑动
又称为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不典型心房扑动临床较为少见。
心房频率可达350次/分,且相对无规律。
部分不典型心房扑动容易转变为心房颤动。
病因
致病因素
心房扑动最主要的病因为各种类型的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其他病因还包括肺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心脏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可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长此以往诱发心房结构变化,进而导致心房扑动。
冠心病
已确诊冠心病的人群较非冠心病人群罹患心房扑动的概率更高。
心肌病
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都是心房扑动常见的原因之一。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最容易诱发心房扑动。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房扑动常见的原因之一。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肌肥厚、左心房体积扩大等,与心房扑动的发生密不可分。
先天性心脏病
长期左心房内血液流入右心房,导致右心房内压持续高位,心肌肥厚、心房腔扩大等,最终诱发右心房电生理紊乱,引起心房扑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诱发心房体积变化,进而影响电生理活动,最终导致心房扑动。
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由于血流中血栓造成肺动脉堵塞,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一种疾病。
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心房体积改变,还可诱发右心衰竭,引起电生理紊乱。最终导致心房扑动。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心房扑动的重要病因之一。
酒精
大量饮酒可诱发心房扑动。
发病机制
心房内折返激动机制是心房扑动发生的病理基础。具体见下述:
生理状态下心脏生物电传导顺序为:窦房结发出电信号经心房传导纤维到房室结,再经希氏束到左右束支,最后经浦肯野纤维传导至左右心室。
然而心房扑动可在两心房内出现折返环,使原本可以向下传导至房室结的生物电不能到达,而是不停地在心房内“绕圈圈”,进而不停地刺激心房细胞收缩。
然而折返环并不是一直不能让生物电向下传导,生物电在心房内转2圈或更多圈后可向下传导1次。因此,心房扑动心室率并不快。
症状
心房扑动常无症状,也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及晕厥等表现。
原发疾病、心跳频率(心室率)等决定心房扑动是否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
心悸:即心率加快,主观感受为心慌。
胸闷:主观感觉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可能与心房节律混乱,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肌供血不足有关。
气促:主观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不均匀等。
乏力:感觉浑身无力。可能与骨骼肌供血不足等相关。
晕厥:主观感受为头晕、黑矇。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神经系统缺血有关。
其他:胸痛、呼吸困难等。
伴随症状
心房扑动一般伴有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
并发症
心房扑动会诱发下列并发症:
心房颤动: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乏力、头晕甚至是呼吸困难及晕厥等;部分人群还可出现尿量增多等。
心绞痛:胸骨后部阵发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可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疼痛消失。同时还可伴有憋闷感。
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即心脏射血量不足维持组织代谢的需求。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晕厥、口唇或指端发绀(青紫)及下肢水肿等。
脑卒中:心房扑动时心房内可形成血栓。心房扑动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是心房内的血栓脱落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组织因得不到血液供给而出现坏死。症状为突发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异常、言语不利、口齿不清等。
周围动脉栓塞:心房扑动产生的血栓脱落后,随体循环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表现为肢体突然疼痛难忍,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且颜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活动力下降。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率加快、胸闷、胸骨后部阵发性疼痛、疲乏无力、头晕黑矇、晕厥、自觉心慌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突发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突然口齿不清、四肢皮肤苍白,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未经医生许可,切勿滥用药物,以免药物影响相关检查,干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不适?持续多久了?
以上不适能自行缓解吗?有无缓解因素?
有没有疲劳、心悸等症状?
最近出现过胸痛吗?如有,疼痛性质如何?持续多久?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高血压等?
既往是否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平时喝酒吗?如有每次喝的量有多少?
家族中其他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病史?
有没有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有,是什么药物,服用多久了?
以前做过手术吗?做过什么手术?
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生化
血常规
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
头部CT、磁共振成像(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复律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普萘洛尔
钙通道拮抗: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毛花苷丙
抗凝药物:华法林、利伐沙班
诊断
疾病诊断
相关病史,特征性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对诊断心房扑动有重要意义。
病史
医生如果怀疑是心房扑动的话,首先会询问特征性的相关病史。请患病者或家属一定如实回答。
既往患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及心肌病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既往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
既往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
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头晕甚至是呼吸困难等特征症状。
体征:胸前区听诊时可出现心律不齐,但并不像心房颤动那样的绝对不齐。颈部视诊可见颈静脉怒张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可以引起类似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
心肌肌钙蛋白I和T,高敏肌钙蛋白可辅助医生判断是否患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行排除诊断或鉴别诊断。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确诊心房扑动的主要检查之一。因此,无论是否伴随症状,只要怀疑存在心房扑动,都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房扑动可有特征性心电图的表现,表现为正常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期、形态较为恒定的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房扑波呈锯齿状,房扑波之间无等电位线。常以2:1的比例下传至心室,每两个F波再出现一个QRS波群,心室率多为150次/分。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可呈宽大畸形。
典型房扑:折返围绕三尖瓣环有两种运行方向,逆钟向折返最为常见,房扑在II、III、aVF导联为负向波,VI导联为正向波。顺钟向折返较为少见,房扑波在II、III、aVF导联为正向波,VI导联为正向波。
非典型房扑:折返环多位于三尖瓣环之外的心房特殊部位,包括围绕上腔静脉、界嵴、肺静脉前庭及二尖瓣环的折返导致的房扑,临床较为少见。房扑波不同于典型房扑。
如果常规心电图未出现异常表现,可能还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心脏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疾病,进而明确引起心房扑动的原因。
心房扑动可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OE或TEE)判断心房内是否有血栓形成。优点为避免胸壁、肺气等因素的干扰,图像较为清晰。
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
心房扑动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产生高凝的风险,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可以早发现神经系统的异常,如血管堵塞、缺血灶等,对于心房扑动人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监测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
心房颤动
相同点:都可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头晕,甚至是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心房颤动心房频率在350~600次/分,且变化不规则;而心房扑动则在250~350次/分,心房收缩较稳定。通过心电图鉴别诊断,心房扑动心电图有特征性锯齿状波,而心房颤动则没有。
心房期前收缩
相同点:都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都起源于心房。都可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及乏力等症状。
不同点:可通过心电图鉴别诊断。吸烟、饮用咖啡等可诱发心房期前收缩,而心房扑动相对心房期前收缩受较少受以上因素影响。
预激综合征
相同点:都可出现心跳加快、血流动力学紊乱等症状。
不同点:可通过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预激综合征是心房到心室间的异常传导现象,病灶并不在心房。
治疗
心房扑动首先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直流电复律、药物转复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及快速心房起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等。
治疗目的在于转为窦性心律;对于不能转复的,控制心室率,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血栓形成等。
去除病因
去除病因治疗对于心房扑动的治疗至关重要,只有去除诱发心房扑动的原发性疾病后,使用药物复律或射频消融术后的窦性心律才能长期维持。
风湿性心脏病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是对狭窄瓣膜的球囊扩张术,可以达到扩大瓣膜口面积、减轻瓣膜狭窄,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的目的。
冠心病
多数人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得到稳定,继续坚持治疗,会长时间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状态。
对于病情相对不稳定的人,保守治疗效果仍不好或者风险很大,医生会建议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手术后再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全面的药物治疗,病情也可以得到控制。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在早期应积极地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可减慢心室重构和心肌的进一步损伤,延缓病变发展。
肥厚型心肌病要避免剧烈运动,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物,药物治疗无效的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患者可以选用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或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
限制型心肌病可应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严重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可行心内膜剥脱术。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是治疗高血压,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建议首先一线长效降压药,平稳降压。
非药物治疗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低盐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先天性心脏病
可以进行人工修补房间隔缺损处。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肺心病治疗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
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包括: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等。
对缓解期的人群进行康复治疗及开展家庭病床工作。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放射碘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制定。
酒精
严格戒酒。
直流电复律治疗
直流电复律是治疗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心房扑动1:1传导时,心室率极快,或房扑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需采取直流电复律治疗。
特点为安全,可快速转为窦性心律,且成功率较高(95%~100%)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心房扑动的药物治疗主要为药物转复、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治疗等。
药物转复
药物复律治疗是指使用药物使节律回归正常的一种治疗。
适用于直流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术等手段未成功转复成窦性心律时。
常用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及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扑动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心房扑动复律前需先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药物使心室率恢复正常。
控制心室率
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地高辛毛花苷丙等洋地黄制剂。
抗凝治疗
心房扑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同,需要通过评估CHA2DS2-VASc积分评分进行卒中风险分层。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C: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功能障碍(1分)、H:高血压(1分)、A:年龄≥75岁(2分)、D:糖尿病(1分)、S: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既往栓塞病史(2分)、V:血管疾病(1分)、A:年龄65~74岁(1分)、S:女性(1分)。
CHA2DS2-VASc积分总分共为9分,积分≥2分为卒中高危,需要口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包括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
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有Ⅹa抑制剂利伐沙班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对于非瓣膜性心房扑动患者,相较于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高龄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获益较大。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房扑和复发的阵发性房扑,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破坏心房的折返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快速心房起搏(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及药物转复治疗无效时,可使用快速心房起搏治疗。
用心房程序刺激,或短阵猝发刺激(超速抑制)法可终止心房内异常折返机制,进而终止心房扑动,成功率可达70%~80%。
预后
治愈情况
心房扑动治疗后的效果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原发心脏疾病及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
心房扑动经治疗后可被治愈;但如果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时则不一定能治愈。
危害性
影响正常生活
心房扑动引起的症状,会让人感到不适,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的状态。
如果在活动中出现黑矇或者晕厥,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引起并发症
心房扑动还可引起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周围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调节
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饮食。
可以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高钙和含钾食物,水果尽量选择糖分低、热量低的
同时摄入足够量的优质的蛋白,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饮食不宜过饱。
生活习惯
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避免压力过大,松弛有度。
肥胖人群应进行适当的和有规律的运动,科学减重。正常体重的人群也需定期运动控制体重。
预防感冒。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戒烟、戒酒。
调整心情
积极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复诊
遵医嘱定期复诊。
日常如果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头晕及黑矇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心房扑动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应清淡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
生活规律,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劳逸结合,防治过劳。
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