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
概述
概述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严重性疾病,造成肾脏损害致肾小球硬化。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CD4淋巴细胞的损伤和减少,同时导致其他免疫功能的损伤,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肾内科
临床症状
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危害
儿童AIDS会并发严重的感染,并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病死率极高。
并发症
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
检查
HIV病毒学检查、血淋巴细胞检查、HIV RNA定量检测、肾活检等。
诊断
根据肾病综合征表现和患儿病史及患儿母亲病史结合HIV病毒学检查、肾活检结果做出诊断。
治疗原则
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症支持疗法。
治愈性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饮食建议
多进食高能量、富含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软食或流食。
病因
病因
婴儿和儿童被感染是通过他们AIDS携带者的母亲及输血,因此小儿AIDS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血传播和垂直传播。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肾病综合征样表现:主要是蛋白尿。其特点是尿的微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增加,呈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表现,出现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等。血压正常,进展性氮质血症。垂直传播的HIV感染一般表现:生长停滞、淋巴结肿大、慢性咳嗽和发热、持续的腹泻、口腔念珠菌病、慢性湿疹性皮炎。反复或多发性细菌感染:可有败血症、肺炎、胸膜炎、蜂窝织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等表现。脑病:进行性脑病,可最终发展成痴呆。肺部表现: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或肺淋巴样增生。
诊断依据
患儿母亲的病史、性病史、药物依赖史提示患儿属于高危人群。以蛋白尿为特点的肾病综合征样表现伴水肿、低蛋白血症,进展性氮质血症等。免疫学检查结果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血清病毒核心抗原P24阳性、血清抗体IgM,IgG2增多等。其他感染HIV的一般表现:生长停滞、淋巴结肿大、慢性咳嗽和发热、持续的腹泻等。
治疗
治疗方针
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症支持疗法。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预后情况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冒等。安抚患儿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调理
多进食高能量,富含优质蛋白的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软食或流食。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