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细菌性脑膜脑炎
概述
脑膜脑炎是软脑膜及脑实质发生炎症,伴有严重脑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由感染性或中毒性因素引起。细菌性脑膜脑炎常由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本病多发生于秋末、春初,男性多见。临床以嗜睡性共济失调症状多见。本病病死率较高,故应早发现、早治疗。
病因
本病多由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双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化脓杆菌、坏死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杆菌等。
可通过以下3个不同途径引起:
1.硬脑膜下腔开放的颅脑创伤引起。
2.伴发于中耳、鼻-喉部炎症或创伤,或者头部其他局部炎性病灶。
3.感染灶破裂后栓子经淋巴或血液转移而引起。
症状
由于炎症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不同,临床表现较复杂。
1.脑膜刺激症状
脑膜脑炎常伴发前几段颈脊髓膜同时发炎,使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故患者颈部及背部感觉过敏,对其皮肤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反应,并反射性引起颈部背侧肌肉强直性痉挛,头向后仰。膝腱反射亢进。随着病程的发展,脑膜刺激症状逐渐减弱或消失。
2.精神症状
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或交替出现。兴奋时感觉过敏,反射功能亢进,瞳孔缩小,视觉紊乱,易于惊恐,呼吸急促,脉搏增数。数十分钟兴奋发作后,转入抑制状态:呈嗜睡、昏睡状态,瞳孔散大,视觉障碍,反射功能减退及消失,呼吸慢而长。有的患者兴奋与沉郁交替出现,或无目的走动,或倒地不起,但兴奋期逐渐变短,昏睡时间逐渐加长。
3.其他症状
主要表现为痉挛和麻痹,是因脑实质细胞或脑神经核受炎性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眼肌痉挛、眼球震颤、斜视、瞳孔大小不等、咬肌痉挛、牙关紧闭、舌震颤等。神经功能减退的症状:口唇歪斜、耳下垂、舌脱出、吞咽障碍、听觉减弱、视觉消失、嗅觉及味觉错乱等。颈部肌肉痉挛或麻痹,角弓反张,倒地时四肢有节奏运动。
检查
1.血象:血沉正常或稍快,中性粒细胞数增多,核左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蛋白质和细胞含量增高。出现化脓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还有大量细菌。
3.病原体检测:血培养阳性。
4.CT或MRI检查:可能有脑膜及室管膜阴影增强,脑肿胀及脑积水等表现。
5.眼底检查:可见乳状突肿胀,视盘边缘模糊不清。
6.脑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
结合前驱期感染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查体可见脑损伤或脑膜刺激症状等典型体征,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脑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抗感染、降低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及加强护理。
1.一般治疗
病室内保持安静、通风,避免外界刺激,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若体温升高,可采取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对伴有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循环障碍者,可静脉注射甘油果糖、20%甘露醇溶液或呋塞米白蛋白等。
3.对症治疗
躁动不安者,可酌情予以2.5%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心功能不全时,适当予以强心利尿药物,也可考虑应用三磷酸腺苷(ATP)和辅酶A等药物。同时需要注意电解质紊乱
预后
本病发展急剧,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