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
概述
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是常用的暂时性结肠造口术,其优点是:①手术操作简单、快速、无污染,可使左结肠完全减压。②造口关闭容易,闭合可在腹腔内,也可在腹腔外进行。③手术可用局麻或全麻,行小的横切口。④若胀气严重可立即穿刺减压,一般在2~3天切开,肠壁周围有粘连,肠液不会有漏入腹腔的危险。缺点同“横结肠双腔造口术”,造口较大,不易护理。
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2.术前准备
(2)如病情允许,应口服抗生素,以减少肠道内细菌,有利于防止感染。
适应证
1.用于直肠外伤、梗阻及狭窄,做暂时结肠造口,以保证修补处的愈合。
2.直肠癌做暂时性或永久性结肠造口。
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①左下腹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壁肌肉,切开腹膜,提出乙状结肠。②切开乙状结肠系膜,并将结肠系膜及肠壁的脂肪垂缝于腹膜上。③最后再经裂孔将皮肤缝合数针,使远、近段肠袢分开。④肠袢下放置一玻璃棒。若腹胀不严重,3天后再纵行切开肠壁,10天左右横断肠管,剪除过多的肠壁,使成为两个分开的瘘口。
并发症
1.造口肠管内陷。
2.小肠脱出。
3.造口周围感染。
术后护理
1.外置的结肠切开后,初期粪便可能较稀且多,但以后逐渐转干。1周后可每天或隔天定时灌肠,以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2.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避免外翻的肠黏膜与衣物摩擦。最好教会患者自己使用粘贴式人工肛门袋。
注意事项
乙状结肠造口位置,一般应选择乙状结肠移动度较大部位做造口,应使乙状结肠的位置自然,以免发生扭曲或牵拉过紧。
术后饮食
进食易消化食物,进餐定时,闭嘴咀嚼,以免吞进过多空气,维持适当的液体摄取,减少会引起腹泻、便秘和产气食物的摄取。
目录
概述
术前准备
适应证
手术步骤
并发症
术后护理
注意事项
术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