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星状神经节阻滞
概述
通过在星状神经节处注射低浓度的局麻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般一个疗程进行10次阻滞,可因患者病情进行调整
可有效调节交感神经功能,适用于多种疾病
安全性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少见,超声辅助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安全性
定义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在星状神经节局部注射低浓度局麻药物,调控交感神经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实现治疗目标的微创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影响头颈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上肢和心脏的节后纤维,从而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阻滞成功的标志是出现霍纳综合征,即阻滞一侧的面部出现无汗、发热、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结膜充血等表现。
目前星状神经节阻滞大多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可有效避免损伤局部血管神经,提高治疗效果。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证较广泛,可以按照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头部疾病
头痛、脑血管痉挛或缺血、脑梗死等。
面部疾病
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不典型面部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眼部疾病
因视神经营养不良或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视神经炎角膜溃疡飞蚊症、视网膜缺血等。
耳部疾病
眩晕相关疾病,如梅尼埃病、耳鸣、突发性耳聋,良性发作性眩晕等。
颈肩及上肢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手汗症、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雷诺氏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焦虑抑郁、神经症、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
循环系统疾病
其他疾病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痛经、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痤疮等疾病均可以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
治疗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上述疾病均有确切疗效,尤其对于治疗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雷诺病、患肢痛、残肢痛及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等。
在非疼痛性疾病中,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通过调节心血管交感神经的张力,降低神经刺激和应激反应,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失眠、焦虑等情绪相关疾病、四肢缺血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同时在眩晕、耳聋、多汗症、过敏性鼻炎等的使用也被认为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此外,星状神经节阻滞还被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后遗症状,如呼吸不畅、乏力、嗅觉、味觉丧失等,治疗后均有一定改善。
安全性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常比较安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穿刺损伤血管引起出血;穿刺误伤食管、甲状腺,或穿刺到肺部引起气胸;穿刺损伤神经引起神经损伤症状,或持续霍纳征;局麻药物误入血管引起局麻药反应,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甚至心跳骤停等;穿刺引起感染等。
因此,星状神经节阻滞需要有资质的专业医师操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星状神经节阻滞相对难度较小,通常在门诊进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在病房内进行。
治疗次数因发病时间及疼痛性质而定,部分患者阻滞1次疼痛即缓解,但几小时后局麻药物失效后,疼痛会再次出现;部分患者需经过长期的治疗,比如十余次的治疗,才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患者治疗起效后可减少止痛药物用量,也可配合物理治疗等方案逐渐改善病情。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治疗费用在不同医院差异较大,一般一次阻滞治疗费用在200~400元,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可能还需附加超声费用。
报销政策需参考当地医保政策,此外门诊及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星状神经节阻滞首选疼痛科。未开设疼痛科的医院可在麻醉科进行。
通常在疼痛科门诊进行治疗前评估,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由对应科室转诊或会诊接受治疗。
应用范围
适宜情况
符合上述适应证的患者均可进行治疗。
以下情况均不影响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进行:服用抗凝药物、怀孕期间、未空腹、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前血压较高、近期接种过疫苗、有上呼吸道感染、月经期等。
不宜情况
存在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有穿刺部位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近期心肌梗死的患者;
青光眼病史的患者;
有精神障碍或者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的患者;
对局麻药物过敏患者;
双侧甲状腺肿大较明显的患者;
患者拒绝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治疗前
医生向患者简要说明病情、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内容。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等生化检查
治疗前患者需完成血常规、凝血指标、炎症指标等检查,如凝血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
目的是判断是否有贫血、凝血异常、全身感染等情况,防止出现穿刺部位出血不止、感染扩散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颈部超声检查
颈部超声检查可协助明确穿刺部位有无肿物、积液或血管变异等情况,用于治疗前评估。
但目前星状神经节阻滞多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可直视下进行穿刺,故治疗前一般无需单独评估。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患者正在进行颈部相关的治疗,如外用敷贴、拔罐、艾灸等,建议暂停,以免影响穿刺操作。
控制基础疾病
如患者目前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或近期3个月内曾发作心肌梗死,建议控制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治疗。
安排生活工作
部分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需要连续治疗一段时间,需要安排工作时间,选择每日固定时间来门诊治疗。
饮食准备
治疗前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防止仰卧位治疗时因紧张引起治疗过程中胃肠痉挛,出现呕吐、反流入气管等情况。
由于治疗可能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整体轻度降低血压,故建议避免空腹,防止出现低血糖、头晕等症状。
衣着服饰要求
建议上衣方便穿脱或者可完全暴露整个颈部范围,避免影响操作。
签署知情同意书
进行治疗需签署神经阻滞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患者所符合的适应证,治疗过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告知治疗效果、后续评估和治疗频次。医患双方签字后再行治疗。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超声探查或手法触摸
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另一侧,显露出治疗一侧颈部。
医生用超声探头扫查颈部寻找星状神经节位置并设计进针路线。
如无超声辅助(盲法穿刺),则医生会将食指、中指并拢,按压在胸锁乳突肌至颈椎前结节处,作为进针点。
消毒准备
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用无菌洞巾覆盖,露出穿刺区域,在穿刺点皮肤上注射少量局麻药物以减轻穿刺时疼痛感,随后抽取用于神经阻滞的药物。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穿刺
在超声影像的指引下,在局麻后的穿刺点进针,针头到达星状神经节附近,回抽注射器如果无回血(说明针尖不在血管内),则缓慢推注药物,并观察药物在星状神经节周围的扩散情况。
盲法穿刺
如为盲法穿刺,医生会按压患者胸锁乳突肌,将颈部血管鞘推向外侧,防止误伤血管。在穿刺点垂直进针,直到针尖顶至横突骨面。随后稍退回针尖,回抽注射器如无回血,则缓慢推注药物。
无论哪种穿刺方法,推注药物时,患者可感觉颈部有液体流动,注射侧面部温暖,眼皮沉重。
拔针按压及观察
药物注射完毕后医生拔针,按压穿刺点,再次消毒,贴敷无菌敷料。
治疗时间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操作较容易,通常可在5~10min完成,但治疗后需在院观察40~60min,用于判断疗效、不良反应。故建议患者预留1小时。
治疗后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治疗后患者需在院观察40~60min,无不良反应后可离开治疗室。
完成治疗后患者24小时内穿刺点不能沾水,观察穿刺口有无红肿,按压时疼痛,防止感染。
后续门诊评估患者疼痛症状或病情改善情况,定期复诊。
监测与检查
治疗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及吸氧,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治疗需观察患者有无耳鸣、晕厥、呼之不应等情况,如出现需紧急救治,包括吸氧、心电监护、镇静、甚至呼吸支持等。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穿刺一侧手臂疼痛等情况,如有类似情况,及时就诊对症处理。
如患者出现持续几小时不恢复的治疗一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结膜充血等情况,也建议及时就诊进行治疗。
饮食营养
通常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饮食上无需进行特殊调整。
对于治疗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或吞咽异物感的患者,建议2小时内不饮水、不进食,防止出现呛咳或者食物误入气管等情况。
并发症及应对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很少见,主要包括。
感染
穿刺可能引起穿刺路径的感染,表现为局部颈部疼痛,多次穿刺更容易出现此情况。
应对措施:由于穿刺部位为软组织,位置不深,一般可自愈,无需处理。
血管穿刺损伤
针头可能穿入交感神经附近的血管,引起局部血肿,表现为颈部肿痛;血肿严重时可引起压迫气管或吞咽困难。
应对措施:新发血肿可压迫止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愈。如血肿过大,需切开引流。
神经损伤
穿刺可损伤喉返神经、臂丛神经,出现声音嘶哑、手臂疼痛等情况。
应对措施:发生后可使用脱水、营养神经的药物或者激素类药物对症处理,适当休息,必要时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治疗。
气胸
一般是穿刺位置过低或者患者肺尖位置过高所致。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烦躁,可伴有胸痛胸闷等,胸部X线可提示气胸。
应对措施:由于穿刺针通常较细,对胸膜损伤较小,通常气胸局限在肺尖部位,气体可逐渐自行吸收;较严重的气胸需请胸外科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甲状腺、食管或气管损伤
此情况较少见,多为盲法穿刺进针过于靠近中线位置导致,可引起局部疼痛。
应对措施:此情况损伤多较轻微,可逐渐自愈,不需处理,但注意避免感染等情况。
持续的霍纳综合征
此情况比较复杂,与损伤交感神经链有关。患者表现为面部眼睑下垂、无汗、结膜充血等情况持续不消失。
应对措施:可使用激素类药物、营养神经药物、脱水药物进行神经修复,还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局麻药误入血管
属于治疗中引起的急症,患者可能出现烦躁、心慌、呼吸抑制、口唇发绀甚至意识丧失等。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此情况,需紧急吸氧、镇静、心电监护,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恢复过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后很快引起注射侧霍纳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同侧眼部不适、吞咽有异物感、声音嘶哑、手臂无力感或者呼吸轻度不畅等。这些不适感通常在1~2小时内逐渐消失。
后续治疗
后续主要通过持续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或者理疗等改善疾病症状,随着治疗次数增加,需门诊评估口服药物的减量,或者调整其他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
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颈部穿刺口避免污染,适当运动,调整情绪,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