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斜视矫正手术
概述
治疗各种类型斜视的常用手术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效的斜视眼
可能出现眼球壁损伤、眼前节缺血、肌肉滑脱、复视及眼心反射等并发症
术后应当定期复查,按需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
定义
斜视矫正手术是指借助各种类型手术对斜视眼进行眼位矫正,属于择期手术。一般情况下,斜视经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无效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斜视矫正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双眼的视功能,是治疗各种类型斜视的重要方式。
分类
主要包括3大类手术,一般应当根据患者斜视病因、斜视方向和角度、相关检查结果,个性化选择术式。
肌肉减弱术
通过减弱肌肉的作用强度,从而使眼部各肌肉之间力量达到均衡,使眼球运动更加协调。
包括直肌后徙术、直肌悬吊术、直肌后固定术、直肌边缘切开术、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上斜肌断腱术、上斜肌肌腱延长术等。
肌肉加强术
通过增强一条或几条肌肉作用的强度,从而使眼部各肌肉之间对眼球的作用力量达到均衡,使眼球运动更加协调。
包括直肌缩短术、直肌肌腱前徙术、上斜肌矢状移位术、下斜肌转位术、直肌肌腱连结术、上下直肌移位术、上斜肌折叠术等。
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
一般用于矫正无明显斜肌异常的A型或V型水平斜视。
疗效和安全性
斜视矫正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取决于手术时机是否恰当、斜视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治疗疾病
斜视。
手术时机
对于斜视手术时机的掌握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但需要在斜视角稳定时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儿童患者
对儿童斜视患者来说,手术时机把握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儿童治疗斜视之前应该首先治疗弱视。
儿童斜视患者有建立双眼视觉的可能性,因此一旦诊断斜视,若确定需要手术,应该立即手术。
若斜视影响儿童心理或社交能力,也建议早期手术。
成人患者
对成年斜视患者来说,如果是经常性隐斜,应尽早治疗以恢复双眼视;如果是间歇性、调节性斜视或正常视网膜对应,则应待查明病因、病情稳定半年后再行手术。
治疗效果
一般术后数周即可恢复正常的视功能,但若患者术前双眼视功能已严重破坏,则可能术后也难以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手术后眼球能长期保持正位,不复发。但是影响眼位的因素有很多,个别患者可能术后出现复发。
安全性
目前斜视矫正手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手术方式,一般来说手术安全性较高。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手术在医疗上有明确的分级标准,总体上手术分成四级。各类斜视矫正手术均被列为三级手术。
所谓的三级手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斜视矫正手术费用一般需要3000~10000元左右,根据病情复杂程度、医院等级、麻醉情况和手术具体操作不同,费用也会有所差别。
斜视矫正手术属于美容手术,一般医保不能报销。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可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眼科科室或眼科专科医院进行手术。
应用范围
适宜情况
一旦发现斜视,应当及早就医。斜视一般不能自愈,但经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恢复正常。斜视矫正手术适用于各种斜视,主要在以下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
经屈光矫正和视功能训练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无效时。斜视角比较稳定,且水平斜视角在8°以上、上下斜视角在5°以上。双眼视不佳(双眼看到的图像难以融合)或伴有复视(俗称重影)。
伴有视野受限、外观缺陷或代偿性头位等异常。
不宜情况
存在以下情况者一般不宜进行斜视手术:
患有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者,一般通过屈光矫正即可,无需手术治疗。
患者心肺功能不良,不能承受手术者为绝对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且失代偿期的患者不应行手术。其他如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平素血糖/血压控制不佳及术后不能随访者为相对禁忌证。
内眼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活动性炎症均为相对禁忌证,应待炎症完全消退以后再行手术。
治疗前
儿童一般需要全麻手术治疗,建议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一般为3~7天。成人大多选择局部麻醉手术治疗,属于门诊手术或者日间住院手术(即当天完成出入院)。
治疗前检查
全身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术禁忌证,发现有高血糖、高血压等情况时予以控制。
眼科检查
通常要进行裂隙灯(包括间接检眼镜、三面镜等辅助检查)、视力(包括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功能、视功能、眼底照相、AC/A值等眼科专科检查。
目的是评估眼睛状态,明确斜视角情况、斜视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排除眼部炎症等手术禁忌证。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胸片等,判断患者的心功能能否耐受手术,对心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调整。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如阿司匹林,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是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泪道冲洗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泪道是否发生阻塞,还可判断阻塞的部位,以及是否伴有炎症。
用药准备
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3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预防术后出现眼部感染。
饮食准备
斜视矫正手术可能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若为局部麻醉则饮食无要求,若为全身麻醉则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如需要进行全身麻醉,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手术中,患者通常只要安静平躺即可,放松精神,保持眼球注视灯光不动,或听从医生指示进行眼球转动。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两种。
手术过程
不同斜视矫正手术的手术步骤不同,但总体原则是将过强的肌肉减弱、过弱的肌肉增强,以达到眼正位,具体步骤如下:
局部麻醉,在结膜囊内滴入眼用表面麻醉剂。
眼部消毒,通常使用碘伏棉布消毒眼睑皮肤后铺上干净的手术巾。在眼球上贴膜后,使用开睑器张开眼球,同时使用聚维酮碘进行结膜囊消毒。
消毒后在球后注射2~3ml麻醉剂。通过制作结膜切口暴露眼外肌。
分离肌肉:在肌附着处的两侧肌间膜各剪开一个小口,通过斜视钩在小口中钩出肌肉。
制作肌肉双套环缝线,然后依据具体手术方案处理眼外肌。
缝合结膜切口。
结膜囊内涂以消炎眼膏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无菌纱布覆盖手术眼,同时加盖塑料眼罩,手术结束。
治疗感受
如果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手术中会有意识,可感受到肌肉拉扯感,一般疼痛感不明显。
如果是全麻,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
治疗时间
手术大约需要30分钟至1小时,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肌肉条数以及医生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
治疗后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用眼卫生,保证眼睛周围清洁,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
术后避免疲劳用眼,待视功能逐渐恢复后再逐渐恢复学习、工作。
监测与检查
全麻术后前几天通常会监测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术后第一天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测量,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闭合情况,眼位、睑裂和眼球活动是否正常。
饮食营养
若为局部麻醉,则术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若为全身麻醉,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可恢复饮食,但术后第1天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牛奶、果汁、肉汤、粥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戒烟、戒酒,以利于伤口愈合。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有助于伤口恢复。
并发症及应对
眼前节缺血
一种较为严重的斜视手术并发症,是由于同时切断3条或4条直肌,致使供给眼前节血流的前睫状动脉血流中断而引起。术后24小时即发生角膜上皮水肿,瞳孔变形、虹膜萎缩等。
应及时给予散瞳药、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物等进行治疗。
肌肉滑脱
斜视手术中最严重的手术合并症之一,可发生在手术过程中,也可在术后早期发现,常见的原因是缝线松脱或在离断眼外肌时误将缝线剪断所致。
如果发生在手术时,可以找回肌肉并复位后继续手术。如在术后发生,则需急诊手术处理,将脱落的肌肉缝回至原定位置。
复视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复视,但大多数患者复视在术后数日或数周内可自行消失。
对于因内斜视过矫的复视,如融合力差,可用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同时减少远视镜片度数,待12~24周无效时再考虑是否有手术指征。
欠矫或过矫
由于个体差异,术后患者可能仍存在眼位不正,出现过矫或欠矫,可能在术后早期,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轻度欠矫或过矫患者需严密观察,通过遮盖、三棱镜和调整镜片度数纠正,等待6周或更多时间后,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高度欠矫或过矫患者可考虑及时手术治疗。
结膜水肿或囊肿
术后早期结膜切口处可能发生水肿或囊肿。若较为明显,可用针挑破囊肿,放出液体,如若失败则切除之。
角膜干凹斑
术后2~7天出现,较为常见,在手术肌肉一侧角膜缘出现1~3mm的小凹,荧光素可染色。一般可在数天内自行消失,如伴有球结膜隆起,必要时可以穿刺释放液体。
眼心反射
牵拉眼外肌可导致心率降低,而起效较快的麻醉剂也可加重心率过缓。一般儿童发生率高于成人,全麻患者高于局部患者,若术中发生严重的眼心反射,应立即停止手术。
眼球壁损伤
较少见,包括角膜损伤,巩膜穿孔破裂等。必要时可行手术修补。
感染
若为眼球表面炎症,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眼痛等症状,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即可有效控制。
若发生眼球内炎症(眼内炎),除上述症状更为严重外,还会出现视力严重下降,需要及时就医,行眼球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还需行玻璃体切除术。
恢复过程
疼痛、视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麻醉恢复后,患者可感觉到眼部疼痛、眼胀等不适,并逐渐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治疗。
以视功能恢复为标准,一般术后数周内可以恢复。
何时拆线
手术后第一天取下眼罩和纱布,清理眼部分泌物,之后患者眼部不需要再使用纱布遮盖。
一般斜视矫正手术无需拆线。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手术后早期通常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以防止眼内感染并减轻炎症反应。随着炎症的消退,激素使用频度可逐渐递减,避免出现激素性青光眼。
复查
出院后1周、1月、3月各复查一次。
术眼有不舒适症状时(眼红、眼胀、复视、视力下降、眼球运动受限等)应及时就诊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日常生活
为预防感染及减轻炎症反应,患者使用滴眼液前必须洗手,勿压迫手术部位。如果药液出现污染、变色等及时更换,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注意眼部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术后3个月内不可长时间用眼阅读及看手机,还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防止眼外伤、异物入眼等。
忌辛辣食物,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