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动态胃内pH监测
概述
动态胃内pH监测是指应用pH电极直接接触胃液,以动态监测胃内pH、定性分析胃酸分泌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抗酸药物疗效的评估和优化,指导某些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或胃液素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因该检查方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高于胃酸分析,且可动态观察,故在胃分泌功能试验中已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胃酸分析。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6小时禁食水。
2.检查者应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结果,有食管狭窄食管静脉曲张或心脏对迷走神经刺激敏感者不能进行此检查。
3.检查前3天停止服用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检查前7天停止服用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4.检查者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操作方法
通常采用单电极,将头端带pH电极(锑或玻璃)的导管经鼻插入,置于胃底,导管另一端连接至可数字记录pH改变的装置即可进行记录,连续监测时间可达24小时,监测过程中受试者可正常活动和进食,监测结束后,采用相关软件分析记录资料,结果以某一时间段内pH大于(或小于)某一数值的时间百分率表示。
临床意义
抑酸类药物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作用强度、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等,采用动态胃内pH监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24小时中有67%以上的时间胃内pH维持在一定水平,则与酸相关性疾病的疗效满意,即最优化胃酸控制,如消化性溃疡时应维持胃内pH大于3.0,胃食管反流病时应维持胃内pH大于4.0,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时候应该维持胃内pH大于5.0,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维持胃内pH大于6.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检查前准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