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光内镜
概述
特殊光内镜是指内镜在成像过程中利用光波与消化道黏膜组织相互作用时的物理特性进行特殊光学处理的检查方法。此检查可提高内镜图像对病变的显示效果,加强正常黏膜与病变黏膜间的对比,突出显示黏膜表面及内部细微结构。特殊光内镜分为面成像增强技术和点成像增强技术。
内镜特点
1.面成像增强技术
包括电子染色内镜、窄带成像内镜、智能电子分光内镜、自发荧光内镜等。其视野与普通电子内镜类似,可观察较大范围内消化道黏膜的变化,选取可疑病变区域,结合点成像增强技术对病灶进行重点观察,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活检部位,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 点成像增强技术
包括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细胞学内镜、散射光分光内镜等,这种技术可显示普通内镜无法观察到的黏膜细微结构,大多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一定的成像深度,可对病变进行精细观察,部分技术可显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
适应证
1.消化道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鉴别诊断。
2.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监测随访。
4.内镜治疗前病灶的定位。
5.结合特异性的荧光标志物进行分子成像等。
禁忌证
1.相对禁忌证
(1)心、肺功能不全者。
(2)上消化道出血,血压未平稳者。
(3)有出血倾向,血红蛋白量50 g/L者。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绝对禁忌证
(2)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
(3)疑有消化道穿孔者。
(4)有严重精神失常不合作的精神病患者。
(5)严重智力障碍不能合作者。
(6)口腔、咽喉急性重症炎症,内镜不能插入者。
(7)腐蚀性食管炎、胃炎患者。
(8)主动脉瘤患者。
(9)脑卒中患者。
(10)传染病患者。
(11)吲哚青绿(ICG)过敏或碘过敏者,禁用红外线荧光内镜检查。
(12)荧光素钠过敏者禁用共聚焦内镜检查。
临床意义
可弥补普通消化内镜的不足,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病例。普通消化内镜对早期病变及微小、平坦型病变易漏诊,对肠上皮化生、黏膜上皮内瘤变、十二指肠绒毛萎缩等局灶分布病变的诊断及活检准确性较低,特殊光内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目录
概述
内镜特点
适应证
禁忌证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