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监护
概述
生命体征监测
每30~60分钟测量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直至基本情况平稳。如病情不能稳定应送至重症监护室,持续进行心电监测,随时观察心率、血压、血氧分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如有气管插管应及时吸痰。
体液监测
对较大的手术,术后应详细记录液体入量、失血量、尿量、各种引流液量,以评估体液平衡情况并指导补液。病情危重者,应观察每小时尿量。
中心静脉压监测
测定中心静脉压可反映心脏泵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以及容量血管紧张性大小,它还是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重要指标。时间较长的大手术在术后早期应监测中心静脉压。患者如有心肺功能不良,可采用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等。
微循环监测
通过监测微循环可推测机体器官血液供应和氧供,及时有效调整治疗方案,利于术后恢复。微循环状态的判断主要通过观察体温、尿量、口周及肢端末梢如甲床的色泽、充盈时间等进行判断。有条件时可测定胃黏膜表面pH值确定。
微循环状态与以下因素有关:平均动脉压、代谢性因素、自主神经平衡性、周围血管阻力及顺应性等。
其他监测
应根据不同病种及手术情况而定,颅脑手术应监测颅内压及苏醒程度;胰腺手术应定时监测血糖;血管疾病术后应监测末梢循环状况等。
目录
概述
生命体征监测
体液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微循环监测
其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