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烧伤后心功能障碍
概述
烧伤后心脏并发症与休克、应激、电解质紊乱及侵袭性感染有关,常见的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等,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病因
1.窦性心动过速
(1)应激反应  烧伤后疼痛、休克、感染、手术等刺激使儿茶酚胺持续升高,使心肌的激惹性增加。
(2)心肌缺血缺氧  休克期液体复苏不当,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下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的吸入性损伤、呼吸系统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脱水、体液过多、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碱中毒
(4)侵袭性感染  败血症时,心率可达140次/分,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5)其他  一氧化碳中毒、尿毒症、高热、贫血等原因。
2.心功能衰竭
(1)休克  严重烧伤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渗出,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灌注不良。
(2)感染  严重烧伤时,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与组织作用产生激肽,使调理素C2糖蛋白减少,降低其维持微血管的完整性、通透性和修复的能力,严重影响心功能。
(3)其他  如吸入性损伤、肺炎、输液过多、酸中毒等均可引起心功能衰竭。
症状
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率和心电图,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EKG检查可见P波频率在100次/分以上,P波常与T波相混,P波后出现QRS波。患者多有心慌及心前区不适的表现。
2.心功能衰竭
Ⅰ级:周围循环灌注不良、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0.7kPa持续一小时以上。
Ⅱ级: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阵发性的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双肺底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一心音呈奔马律及静脉压增高。
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对于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常规心电图(EKG)检查可见P波频率在100次/分以上,P波常与T波相混,P波后出现缺RS波。
2.心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可发现周围循环灌注不良、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0.7kPa持续一小时以上。此为I 级心功能衰竭。如果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则表现为阵发性的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一心音呈奔马律及静脉压增高。此为II级心功能衰竭。
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率和心电图,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EKG(心电图)检查可见P波频率在100次/分以上,P波常与T波相混,P波后出现QRS波。患者多有心慌及心前区不适的表现。
2.心功能衰竭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是输出障碍,休克、感染等原因纠正后,心脏的输出功能障碍也大多能恢复。但若是病因持续存在并加重,也可发展成严重的心力衰竭。典型的心力衰竭的症状与非创伤患者并无不同。
治疗
1.窦性心动过速
(1)病因治疗:积极救治休克,控制感染,改善有效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严重烧伤每分钟心率可达120次左右,无心悸及心音改变可不作处理。
(3)心率每分钟140次,或心排出量下降(心音弱、脉压小),可用镇静剂、β受体阻断剂或西地兰。
2.心功能衰竭
(1)维持有效的血容量: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连续测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压(PWP)、心率及周围动脉压。CVP降低证明有低血容量,须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必要时补全血。
(2)维持心肌收缩力:当血容量补足,CVP升高后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循环时,应用正性收缩药物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西地兰。
(3)减轻心脏负荷:常用利尿剂有速尿,血管扩张剂用硝普钠
(4)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肌能量代谢。
(5)避免过多输液。
(6)纠正心律失常。
(7)控制感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