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伤口感染
概述
病原体侵入伤口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伤口部位红、肿、热、痛,甚至化脓
大多为细菌所致
主要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清创治疗
定义
伤口感染是指创伤后或手术后,病原体侵入伤口内繁衍,引起伤口局部甚至全身炎症反应的疾病。
伤口感染会导致伤口愈合减慢,甚至不愈合。
分类
按病程长短分类
急性伤口感染
病程在3周之内。
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等。
慢性伤口感染
病程超过2个月。
可能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伤口破溃、扩大、出血,持续不愈合,出现疼痛或疼痛增加,有异味等症状。
亚急性伤口感染
病程在3周至2个月的伤口感染。
按病原体侵入机体的方式分类
外源性感染
致病菌来自周围环境。
内源性感染
致病菌多数是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
按病原体类型分类
可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病因
创伤后或手术后,病原体侵入伤口内繁衍,引起伤口局部甚至全身炎症反应。
致病原因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细菌
分为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
需氧菌
该类细菌需要氧气。
常见的需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兼性厌氧菌
可以在有氧和无氧中生存的细菌。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
厌氧菌
只能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存,多见于深部伤口感染。
常见的细菌有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真菌
真菌感染的情况比较少,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免疫缺陷性疾病)。
常见的真菌有假丝酵母菌、曲霉菌。
病毒
病毒感染罕见,主要是由于性接触或医疗操作不当引起。
常见的病毒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肝炎病毒。
其他
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高危因素
存在以下因素者,如果进行手术或有创伤,发生伤口感染的风险较高。
高龄。
血管疾病。
肥胖或营养不良。
糖尿病。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吸烟、饮酒。
局部伤口因素
伤口沾水或污物。
伤口面积大,创面较深,如大面积烧伤等。
症状
伤口感染最典型的表现是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化脓等症状。
常见症状
伤口泛红
伤口泛红通常是伤口发炎的趋势,可见伤口周围发红。
伤口肿胀
伤口肿胀常由于伤口处的炎症刺激引起,可见伤口处肿胀。
伤口发热
受伤后,伤口出现细菌等感染诱发炎症反应,炎性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可导致伤口发烫,并伴随伤口红肿、疼痛,甚至有波动感等症状。
伤口疼痛
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出现感染,诱发炎症反应,可引起伤口疼痛。
其他症状
化脓
严重者会出现化脓症状,表现为脓性的分泌物,甚至出现恶臭,还可能会伴有高热表现。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脓液的颜色、性质不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有皮肤发红,上面可有黄白色脓栓,触之稍硬,常有皮下浮动感,脓液多时可出现波动。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泌物常为绿色或蓝绿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有淋巴水肿,甚至可发展像象皮一样肿。
大肠埃希菌感染:可有恶臭脓液,可触感皮下捻发音(极细微而均匀的噼啪音)。
厌氧菌感染:脓液腥臭。
曲霉菌感染:分泌物常呈黄绿色或棕黄色。
并发症
脓毒症
病原体经伤口侵入血液,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引发全身严重炎症反应。
常见的症状有发热或低体温、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神志不清等。
感染性休克
细菌经伤口进入血液,释放大量毒素。在脓毒症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即感染性休克
常见的表现有发热、心率增快、呼吸过快,甚至伴有神志不清、严重低血压、尿量减少、皮肤花斑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普外科
伤口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现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感染内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以到感染科就诊。
急诊科
受到外伤,或手术后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昏迷等危急症状时,建议立即就诊于急诊科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要注意保持伤口的干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伤口泛红、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
是否出现伤口化脓?
是否有发热或低体温、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症状?
病史清单
怎样受的伤或做过什么手术?
受伤后进行过哪些处理?使用过哪些药物?
发现伤口异常是什么时候?大约几天了?
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吸烟、饮酒?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查、病原体检测、药敏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
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定、阿奇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外伤、手术史。
伤口沾水或不洁史。
伤口长期不愈合病史。
糖尿病病史。
吸烟、饮酒史。
临床表现
伤口部位出现发红、肿胀、发热、疼痛,或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查
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
如果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如果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其他检查
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是伤口感染必要的检查项目。
通过对伤口分泌物、脓液或者血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可以明确有无病原体感染,以及感染的具体病原体类型。
可测定微生物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
通过查看伤口外观,较容易判断出是否存在伤口感染,通过化验检查,可判断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便合理用药。一般不需要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药物。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发展,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伤口清洁
清洗伤口、彻底清创是首要治疗方式。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保持伤口处的清洁。
解除伤口压迫
若伤口肿胀、胀痛,触摸有波动感,及时拆线或切开引流,防止伤口坏死、压迫神经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是抗生素的使用。
常用抗生素
在致病菌未明确前,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推测致病菌,选用强力、抗菌谱广的抗菌药进行治疗。明确致病菌后,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
青霉素类
常用药物: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钠
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如疖、痈、丹毒、蜂窝织炎)和梅毒等。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钠等)主要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除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外,尚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前需询问有无过敏史并进行常规皮试。
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头孢菌素类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常用药物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等。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美罗培南等。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对青霉素过敏者应注意本类药物的过敏。
氨基糖苷类
常用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
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和耐酸杆菌的感染。
常见不良反应:耳毒性等。
用药注意事项:孕妇、儿童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暂停哺乳。
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用于止痛,也可用于发热。
常用药物有布洛芬。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比较罕见。
手术治疗
目的:将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手术方式
手术清创
手术切除掉坏死的组织或者感染病灶。
脓肿引流
适合已经形成脓肿的患者。
多通过超声定位穿刺引流、清除脓液。
术后并发症
可能会出现出血、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注意保持伤口部位的干燥和卫生。
脓肿引流术后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少数症状较轻的患者感染容易被局限,甚至消散。
部分患者转为慢性感染,有的形成硬结、溃疡或窦道。
部分患者感染扩散,可能因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治疗后
经过及时、科学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极少数免疫力低下、多重耐药的患者,可能因药物作用效果微弱,自身免疫力差,感染未能控制,扩散到全身,甚至导致死亡。
危害性
伤口感染后愈合可能会留下瘢痕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建议患者以高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鸡蛋、牛肉等。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卫生管理
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伤口沾水和污物。
随诊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及时换药。
预防
伤口感染主要是病原体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引起的,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发生风险。
发生外伤或手术后,保持伤口部位的干燥和卫生,避免伤口沾水或污物。
密切关注伤口的变化情况,发现红肿热痛及时就诊。
均衡营养、清淡饮食,多食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食物,如牛肉、鸡蛋、绿叶蔬菜和水果等。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外伤。
伤口未愈合期间禁止吸烟和饮酒。
手术、外伤后按规定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