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性心肌炎
概述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可分为4期。出现高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而伤寒型心肌炎多发生在伤寒的极期,即发病1周后,持续2~3周。伤寒病夏秋季为多,一般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40岁以上的成人病例相对少见。本病中3.5%~5%伤寒患者可出现心肌炎的表现。
病因
症状
伤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重症伤寒患者,可伴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患者可出现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典型伤寒者应为相对性缓脉、奔马律、可有期前收缩,患者可诉心悸、胸闷和气短,心浊音界可轻度扩大,血压降低,但严重心功能不全少见。偶可引起伤寒杆菌性心内膜炎。
检查
1.细菌培养进行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检查是确诊伤寒的依据。检材可取自血液、骨髓、尿、便及玫瑰疹刮出液等。
检材可取自血液、骨髓、尿、便及玫瑰疹刮出液等。
2.伤寒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测伤寒杆菌的各种抗体。
5.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室壁运动减弱和左室功能损害偶尔可有心包积液。
诊断
凡伤寒患者出现心血管表现应考虑伤寒性心肌炎。
治疗
预防
1.管理传染源并切断伤寒病的传播途径。
2.提高人群免疫力。
3.在伤寒病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早期发现伤寒性心肌炎其他心电图表现低电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及T波改变等。儿童多表现为心动过速其他一旦发现严格卧床加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B1、FDP其他1,6-二磷酸果糖其他等治疗。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