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处理
概述
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是指肾移植后损伤,肾血管、输尿管、淋巴管可能并发的外科性症状和体征,其发生率仅5%~10%,但某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常导致死亡,故及时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
出血
肾移植术后出血不常见,很少需手术探查,经内科处理多数可自行止血。患者需持续输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肿压迫移植肾影响肾功能均是再次手术探查的指征。出血的诊断常基于临床表现和血红蛋白变化,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出血有重要价值。
肾动脉血栓形成
常发生于移植早期,不常见,发生率<1%,常表现为尿量迅速减少,一旦发生常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结合超声检查易诊断。诊断确定后,可行手术,手术时可观察栓塞范围,取栓术亦偶有成功者,但一般移植肾恢复功能机会不大,均应考虑行移植肾切除术。
肾动脉狭窄
术后患者出现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有肾动脉狭窄的可能。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观察肾动脉吻合口径,动脉造影可观察狭窄部位、程度。可用动脉造影后扩张狭窄部位,如狭窄范围不大可考虑行手术矫正,但局部粘连较紧则手术成功机会不大。应用有效抗高血压药物,如用药效果不佳,血压持续升高危及患者安全,应将移植肾切除。
肾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栓塞
肾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可使移植肾丧失功能,但发生率较低,可见移植肾明显增大、压痛;少尿、无尿;血红蛋白尿、蛋白尿等。经彩色多普勒及MRI检查可诊断。一般溶栓治疗效果欠佳,应行移植肾切除术,应将肾静脉内血栓取除,以防脱落造成严重危害。
尿漏
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常位于输尿管-膀胱吻合口。除输尿管缺血,其他原因包括输尿管太短造成张力过大和输尿管直接损害。移植后前5周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发热、疼痛、移植肾区肿胀、血肌酐水平升高、尿量减少和皮肤漏尿。多数可通过引流尿液解决。
输尿管梗阻
其发生可早可晚,早期梗阻可由水肿、血凝块、血肿和输尿管扭曲造成;晚期主要源于输尿管缺血致纤维化,可由超声检查和磁共振确诊。最初经皮穿刺扩张后的植入内支架或外支架是治疗梗阻的有效方法,若上述疗法失败,需手术干预。
目录
概述
出血
肾动脉血栓形成
肾动脉狭窄
肾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栓塞
尿漏
输尿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