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概述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指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瓣膜置换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中发生于术后1年以内的心内膜炎属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发生于术后1年以后的心内膜炎属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
手术因素是主要病因,主要是手术造成瓣膜、心内膜受损,病原体易滞留、繁殖而感染,可累及机械瓣和生物瓣。
症状
1.早期和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临床表现相似,均有发热,部分患者可听及反流性杂音,如瓣周漏较大时,患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全身栓塞现象较常见,以脑部多见,也可发生于冠状动脉,肾、脾或四肢动脉并产生相应部位的临床表现。
3.栓塞与发热同时存在,常提示心内膜炎的可能,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周围血管征
检查
1.体格检查
叩诊可发现心脏扩大、心脏听诊闻及反流性杂音等。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以增多或正常,一般有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血培养可以阳性,但阳性率不高。
3.心电图
有时心电图可显示心肌梗死和传导阻滞。
4.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发生肺梗死时,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梗死阴影。
(2)超声心动图:在本病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检查以发现人工瓣膜上的赘生物、脓肿、瓣周漏以及评价人工瓣膜的活动情况。
诊断
本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常与患者术后反应或其他并发症相混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如持续发热、食欲缺乏,特别是心脏扩大、闻及反流性杂音或发生卒中,均应考虑心内膜炎
2.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能提供部分间接证据,血培养阳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瓣周漏、赘生物等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应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炎、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等相鉴别。
2.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则应详细询问病史,如皮肤疖肿、外科小手术及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治疗
1.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或高度可疑病例应在正规采血后送培养,等待过程中即给予强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可按早期和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常见病原体选用抗生素,或根据临床判断可能入侵的病原体种类选用抗生素。抗生素治疗剂量应足量、长疗程,维持长时间、高浓度才能使抗生素渗透入人工瓣膜赘生物内,达到杀菌目的。
2.手术治疗
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行二次换瓣手术,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和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二次手术。
预后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困难,病死率高。切除感染灶及再次行瓣膜置换加有效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疗效。合并心力衰竭真菌感染、肾衰竭、高龄、感染性休克等可影响预后。
预防
心血管手术及介入手术用品应灭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积极预防医源性感染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