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概述
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肌痛等,重症者常快速进展为多脏器衰竭,可致死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通过呼吸道或接触方式感染人体后引起发病
诊断后需进行隔离,并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定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包囊中的H抗原和N抗原可分为不同的病毒亚型。
目前已证实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有H5N1、H5N6、H9N2、H7N7、H7N9、H7N2、H7N3、H8N10等,病情随感染亚型不同而异,轻者似普通感冒
但H5N1亚型引起的人禽流感病情严重,可出现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瑞氏综合征(Reye syndrome)等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
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组织而感染。
虽然目前尚无广泛的人传人证据,但在一定条件可引起有限人传人,如H7N9禽流感。
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感染。
直接接触家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而感染。
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物品和水也可被感染。
有些禽流感病毒亚株,如H7N7、H7N3可通过眼结膜或皮肤损伤感染。
易感者
人群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
无明显性别差异。
老年人、有慢性病史的人患病后病情更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情况
人禽流感病毒感染与禽类流感流行地区一致,通常呈散发性。
以往,中国每年局部地区都有禽流感发生,病死率40%~90%,冬、春季为高发季节。近年来,给家禽注射H5和H7亚型疫苗后,人感染禽流感呈现散发态势。
尽管禽流感只在局部地区出现,但由于人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病是对人类存在潜在性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分型
禽流感病毒是否为高致病性根据病毒感染禽类后导致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区分。如H5N1感染禽类几乎导致100%死亡,则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而H7N9感染人后虽然导致的死亡率接近40%,但感染禽类几乎无症状,故而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而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分型主要是依据甲型流感病毒的外膜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组合来命名亚型。目前发现H亚型有18个(H1~H18),N亚型有11个(N1~N11)。
除H17N10和H18N11两种亚型仅见于蝙蝠中,其余所有亚型均能在鸟类中检测到。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已证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5N2、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H10N8等。
H5N1亚型引起的人禽流感病情严重。
病因
致病原因
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亚型通过呼吸道和接触等途径侵入人体后大量增殖,引起发病。
发病机制
禽流感病毒经呼吸道进入后,侵犯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并在此复制繁殖,引起上呼吸道症状,同时亦可侵犯气管、支气管,直至肺泡。
以往多数认为禽流感病毒株与人类流感病毒株同时感染猪等中间宿主,形成混合感染后重组为新的变异株才能感染人类,即“病毒基因混合器”论。
还有学者提出“禽类-哺乳类-人类”模式的“二次跨越”论,即在禽类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先跨越种的界限,传给其他动物,如猪、马、鲸、貂等,而后再经过一次跨越,成为侵犯人类的病毒。
高危人群
禽类的养殖、屠宰和运输的相关从业人员。
喜欢吃未完全煮熟的禽肉、半熟或全生鸡蛋的人。
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的人,如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的人。
症状
潜伏期
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通常为2~4天。
临床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如下:
结膜炎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持续高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持续1~7日,一般2~4日。
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全身不适、全身疼痛、头痛。
部分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婴幼儿可以表现为高热惊厥、呼吸急促等。
肺炎症状
半数会出现肺部的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
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短时间内出现憋气、吸气困难,呼吸浅快,明显发绀,严重者可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恶心、肢体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降低,少尿或无尿,伴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
肾衰竭:出现恶心、食欲差、乏力,部分人会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前后发生功能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皮肤自发性出血,出现瘀斑与瘀点,甚至大片广泛紫癜。
就医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近期食用过未煮熟的禽类肉或去过禽流感地区接触过禽类,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发热门诊。
就诊准备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医前需要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异地就医的病人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有没有发热?体温最高是多少?持续多长时间了?
流鼻涕吗?鼻涕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出现的?
鼻塞吗?
有没有咽痛、头痛或全身肌肉酸痛等?
恶心吗?腹泻吗?腹部疼痛吗?
有没有胸闷、呼吸困难?
食欲怎么样?
近期接触过生禽或活的家禽吗?
有没有去过活禽交易市场?
近期吃过未煮熟的禽肉或蛋类吗?
近期接触过发热的病人吗?周围有没有同时发热的家人或同事?
检查过吗?检查结果怎么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如果是婴幼儿病人,可能会问:精神状态怎么样?有抽搐吗?呼吸频率怎么样?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人禽流感?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接受哪些治疗?需要住院吗?
我需要吃药吗?
治疗后疾病会痊愈吗?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诊断
疾病诊断
医生会通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病史
近期曾食用过未煮熟的禽类肉。
去过禽流感地区接触过禽类,或近期去过活禽交易市场。
临床表现
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全身不适、全身疼痛、头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检测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轻到中等度的血小板降低。
淋巴细胞减少和乳酸脱氢酶的升高常提示预后不良。
低白蛋白血症和D-二聚体的升高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清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IgM阳性,可提示诊断。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可提示诊断。
病毒核酸检测
可以使用呼吸道样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影像
X线胸片可见肺内斑片状、弥漫性或多灶性浸润,但缺乏特异性。
重症者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呈大片毛玻璃状或肺实变影像,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
胸部CT检查
H7N9等型人禽流感患者肺内会出现片状阴影。
重症时会出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随着病情进展,磨玻璃影会逐渐向实变影发展。
可出现肺间质改变和胸腔积液。
少数情况会出现淋巴结肿大或气胸、纵膈气肿。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相同点:均可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和肌肉酸痛等。
不同点:感染病毒类型不同,可以通过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等进行鉴别。
普通感冒
相同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不同点:病原微生物不同,可以通过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等进行鉴别。
细菌性肺炎
相同点:均会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不同点:细菌性肺炎多有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外周血象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
尽早确诊进行隔离,同时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人禽流感的关键。医生还会针对症状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重病患者需要采用支持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隔离防护及一般治疗
隔离
疑似或确诊状态下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尽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和疾病扩散。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高热时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热。
有咳嗽症状时可以使用止咳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片和溴己新等。
结膜炎可以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滴眼液,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使用。
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吸氧和其他呼吸支持治疗。
抗流感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及重症。
奥司他韦能特异性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NA,从而抑制病毒的释放,减少病毒传播。
1岁以下儿童也可以使用。
重症者治疗
注意营养支持,加强血氧监测和呼吸支持,防治继发细菌感染,防治其他并发症。
目前WHO指南上暂不推荐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流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短期内肺病变进展迅速,出现氧合指数<300 mmHg,并有迅速下降趋势。
合并脓毒血症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发病2周内的重症人禽流感患者,及时使用人禽流感患者恢复期血浆有可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出院标准
原则上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体温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
胸部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呼吸道标本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采用间隔至少24小时)。
预后
治愈情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病毒的亚型、病人的年龄、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有关。
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据目前资料报道,病死率约为30%。
轻症病例预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如H7N7亚型和H9N2亚型。
危害性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预后较差,容易出现重症肺炎,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腔积液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脓毒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瑞氏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
鼓励多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粥、米汤、蛋汤、面片等。
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多吃蔬菜、水果,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禁酒。
生活习惯
确保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避免过度劳累、大量运动等。
进食前使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手部。
预防
控制传染源
加强活禽检疫。
做好农贸市场的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
及时隔离、治疗患者。
加强检测标本和禽流感毒株的管理。
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及时上报处理疫源地。
切断传播途径
动物防疫部门加强禽流感方面监测。
工作人员应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洗手。
尽量不接触活禽及其排泄物。
接触病禽或患者是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消毒习惯,使用肥皂、含酒精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禽类的肉要完全煮熟,制备食材时生熟案板要分开。
保护易感者
高风险人群或接触过病禽的人可在发病48小时内口服奥司他韦等药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