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耳闷
概述
外耳、中耳、内耳及听神经任何一部分听觉器官异常均可引起耳闷
耳内堵塞、闷胀、压迫感,类似于耳内填入棉花感
常见于耵聍堵塞、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
当耳闷持续存在或影响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定义
耳闷为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一种主观感觉,感觉耳朵内闷堵,类似于填塞棉花感。患者常常自觉讲话时耳内出现自己的声音。
耳闷可发生于外耳、中耳、内耳、以及听神经中任何部位出现异常,最多见于耵聍堵塞、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情况。患者常常合并听力下降、耳鸣等情况。
轻微耳闷可以继续观察。当耳闷症状持续存在,加重或者同时出现发热、耳疼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发生机制
目前关于耳闷的机制尚未明确。人体的耳部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这些神经主要来自于面神经耳支、耳颞神经分支及迷走神经耳支。
表现
不同人出现耳闷,在耳闷发病部位、持续时间等特征上会有所不同。此外,耳闷通常还可能伴发其他症状,如听力下降、耳鸣、耳道流水或流脓、耳部红肿疼痛等。
症状特征
病变部位不同
外耳
指由于外耳道病变引起的闷堵感觉。常见于耵聍堵塞、外耳道异物
中耳
指由于中耳疾病产生的闷堵感觉。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
内耳
指由于内耳疾病产生的闷堵感觉。常见于突发性聋
耳闷的侧别不同
单侧耳闷
指局限于单侧的耳部闷堵感,常见于单侧外耳道炎、单侧耵聍堵塞、单侧外耳道异物、单侧耳部外伤等。
双侧耳闷
通常指双侧耳部同时出现的耳闷堵感。常见于乘坐飞机或潜水后、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病、颞下颌关节病等。
持续时间不同
一过性
指闷堵短暂出现,持续时间短。常见于乘坐飞机或潜水后。
阵发性
通常指闷堵感间断性出现,一阵一阵的。常见于耵聍堵塞,外耳道炎症,外耳道异物等。
持续性
通常指闷堵的感觉持续存在。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聋、耳硬化症,咽鼓管功能障碍等。
伴随症状
耳溢液
通常指耳闷的同时伴有耳部流水、流脓。常见于外耳道及中耳化脓性疾病,如:急性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耳鸣
通常指耳闷的同时伴有耳部异常的响声。常见于中耳炎、鼓膜穿孔、颞下颌关节疾病、外耳道异物和潜水或者乘坐飞机时。
听力下降
通常指耳闷的同时伴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常见于急性中耳炎、耵聍堵塞、外耳道异物等。
原因
引起耳闷堵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于外耳道、中耳以及内耳相关疾病,如: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炎耵聍堵塞、分泌性中耳炎、或脓性中耳炎等。
全身系统其他疾病、外部环境刺激、精神心理因素也可导致耳闷的发生。导致耳闷的因素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常见疾病
耳闷最常见于耳部相关疾病,外耳、中耳、内耳疾病均有可能会引起。
外耳疾病
急性外耳道炎:由外耳道内细菌或细菌侵入外耳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感染并侵袭耳部局部皮肤组织引起,通常为游泳或洗澡后耳部进水导致。
外耳道异物:耳道内异物损伤耳道皮肤或者鼓膜时可刺激耳道皮肤产生耳部闷堵的感觉。
其他外耳疾病:耵聍堵塞,外耳道疖肿,外耳道肿物等。
中耳疾病
中耳炎:为耳闷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潜水、乘坐飞机后引起的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常伴有听力下降、耳痛、耳流水流脓等情况。
鼓膜穿孔:指外耳道压力突然性增加,或者异物等原因引起的鼓膜破裂穿孔。如爆炸、打耳光、跳水等,或者是异物将鼓膜捅破,常伴有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情况。
其他中耳疾病: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肿物等。
内耳疾病
耳硬化症:是指内耳迷路由于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质硬化病灶,导致镫骨活动受限。患者常出现双耳听力进行性减退、眩晕、耳鸣和耳闷堵感。
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俗称“神经性聋”,常见于老年性聋,突发性聋等,患者常表现为双侧听力下降,伴有耳闷堵感。
其他内耳疾病:梅尼埃病、半规管裂综合征等。
其他疾病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任何使外耳皮肤、鼓膜受到压迫的因素,均可诱发耳闷堵,如耳道进水,乘坐飞机或者潜水后气压变化,耳部寒冷刺激后等。
精神心理因素
即因精神心理原因导致的耳闷堵,患者多在压力较大、紧张、焦虑时出现。
生活方式
长期佩戴耳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频繁掏耳等。
就医
若耳闷暂时、偶尔出现,不伴有其他方面的异常,可不进行处理,暂时观察即可,但如果耳闷症状持续存在,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或同时出现听力下降、耳流脓、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耳闷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
耳闷加重,明显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
发现耳道内肿物时。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疑似耳内进入异物,如昆虫、棉签头等。
突发耳闷、伴听力明显下降时。
伴耳痛、耳鸣、耳流脓等。
就诊科室
出现耳闷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耳鼻喉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耳闷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久了?
耳闷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者缓解?
耳闷是突然出现的,还是慢慢发生的?
除耳闷外,有没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耳痛,耳鸣,耳流水流脓,听力下降等?
之前有游泳、潜水或者乘坐过飞机吗?
之前或者现在是否有感冒症状,比如:鼻堵、流鼻涕、咽痛等?
病史清单
近期有使用过什么药物,特别是滴耳等药物?
耳闷出现前是否有掏耳、耳部进水、受凉感冒的情况?
耳部有过什么疾病或者受过外伤、做过手术吗?
近期有无劳累熬夜和工作生活压力大?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询问病史后,首先将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后续辅助检查,如抽血、耳拭子细菌培养、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还会选择X线、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做进一步评估。
身体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观察耳廓的外形、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外伤、瘢痕以及红肿等。观察耳道内皮肤是否红肿,是否存在异物,是否有异常的分泌物,鼓膜是否完整等。观察口腔及咽部是否存在红肿、扁桃体肿大等情况。
耳廓牵拉时是否有疼痛,按压耳后、耳屏是否存在压痛等。
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抽血检查血常规,主要看是否有感染发生。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耳镜检查
可以清楚观察耳道内情况,明确耳道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红肿及脓疱,还能观察鼓膜情况,可以更好的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有时需要做X线、颞骨高分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听力检查
音叉或纯音测听,检查是否存在听力下降,明确听力下降的类型。鼓室导抗图:评估中耳功能,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缓解与治疗
轻微、暂时的耳闷堵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进行保守观察,若耳闷症状持续存在,或同时出现听力下降、耳流脓、耳痛、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医师未进行诊治时,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能会延误或者加重病情。明确诊断后,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有耳道异物者及时去除异物,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鼓膜穿刺或置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可能需要相关手术治疗。
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注意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耳道具有一定的自洁能力,避免频繁挖耳,不应用手指、毛巾、棉签或其他异物插入耳道进行清理。
耵聍堵塞、油耳等问题需去正规医院清理,在游泳,沐浴后,可用自然风干或棉签蘸干耳内水渍,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耳塞等。
出现耳闷时可尝试做吞咽或打哈欠的动作,或咀嚼口香糖,还可以用手紧紧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向外鼓气。
饮食方面
饮食上注意营养全面,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限酒。
精神方面
合理调节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应注意避免情绪较大波动。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
药物应用
轻度、短暂的耳闷通常无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自行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未缓解,甚至加重,不宜继续使用相关药物,应及时就医治疗。
针对小儿患者、孕妇,在药物使用上可能与其他人群不同,通常建议咨询医生。
专业治疗
耳闷的治疗原则应以对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保证耳部卫生清洁,避免噪声等。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差异,以下列疾病为例: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期可根据病变严重程度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类药物,慢性期可配合捏鼻鼓气,咽鼓管吹张等。鼓膜穿刺或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等。
耵聍堵塞
需经专业医生使用合适工具或器械将耵聍取出,若不易取出,可使用5%碳酸氢钠滴耳液或甘油洗剂软化后取出,若取出后伴有外耳道充血等,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配合治疗。
急性外耳道炎
清洁耳道,清除耳道内耵聍、皮肤脱屑及脓性物质有利于康复,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治疗。严重时可配合口服或者静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患耳进水。
突发性耳聋
注意休息,避免噪声,低盐低钠饮食;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常用药物,一般配合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扩血管,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药物以及高压氧舱治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