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耳流脓
概述
外耳道有液体样分泌物流出
液体可呈脓性、浆液性、脂性、水样等多种性质
常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如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症等
针对病因治疗,避免耳朵进水,保持外耳道清洁和干燥
定义
大众所称的耳流脓,常常指的是外耳道有液体样分泌物存在或从耳朵里流出的现象,专业术语为“耳漏”。分泌物可来自外耳道、鼓室、鼻咽部、内耳迷路或颅内。分泌物的性质、量、气味不同提示不同疾病。
发生机制
耳流脓的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分泌物增多:耵聍腺分泌过多或中耳黏膜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形成耳漏。
感染与炎症: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中耳炎症,导致分泌物、浆液、脓液产生。
皮肤损伤:外力或炎症刺激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或炎症,引起皮肤浆液性渗出、毛细血管血浆漏出。
耳膜损伤:鼓膜的穿孔、切开或损伤,使耳道内的溢液流出。
脑脊液漏出:颅底骨折、中耳病变破坏颅底骨质、硬脑膜等原因导致脑脊液漏入耳道。
迷路瘘:先天发育异常、手术损伤、窗膜破裂等原因造成前庭外淋巴瘘。
肿瘤性疾病:肿瘤侵犯耳道或中耳结构,破坏正常组织,导致耳漏。
类型
根据耳朵流出的分泌物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脂性耳漏俗称“油耳”,是稀薄酱油色的油性耵聍,一般伴耳道宽大,常与种族遗传有关。
浆液性耳漏:为稀薄透明的液体,多见于外耳道湿疹、变应性中耳炎。一般情况下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黏性。
黏液性耳漏:为黏稠液体,多为中耳黏液腺细胞增多分泌增加所致,常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分泌性中耳炎因鼓膜完整,黏液无法溢出至外耳道,故仅在鼓膜切开或中耳通气管置入后出现。少见的情况还有鳃裂瘘管
水样耳漏:多为脑脊液耳漏,见于颞骨外伤或中耳内耳手术后。
脓性耳漏:如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弥漫性外耳道炎等。中耳化脓性炎症的分泌物常常由黏性转为黏脓性,后来再转变为脓性。
血性耳漏:如大疱性鼓膜炎、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中耳癌、中耳颈静脉球体瘤中耳胆脂瘤伴肉芽等。脓性耳漏混有血液时为脓血性耳漏。
表现
不同发生时间、不同颜色和性质的耳朵分泌物,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具体情况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症状特征
发病时间
耳漏的发病时间可能与患者所患疾病的急性或慢性过程相关。
急性发作的耳漏可能持续时间较短,常见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耳外伤、耳道疖肿破裂等疾病。
慢性耳漏则可能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常见于慢性中耳炎、慢性外耳道湿疹、耳道肿瘤、慢性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疾病。
液体的颜色和性质
脂性耳漏:呈稀薄酱油色的油性耵聍
浆液性耳漏:呈稀薄透明的液体。
黏液性耳漏:呈黏稠液体。
水样耳漏:呈清亮的水样液体。
脓性耳漏:呈浓稠的脓液,颜色可能为黄色、绿色或白色。
血性耳漏:呈红色的血液。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易患的耳病类型可能有所不同。
儿童: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较容易患上中耳炎或外耳道感染等疾病,从而引发耳漏。
成人:成人可能因为职业环境、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耳道感染甚至外伤,引发对应的耳漏。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慢性病状,如慢性中耳炎、耳道湿疹等,可能导致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耳漏。
伴随症状
耳漏可能伴随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症状和相应的疾病。
伴有耳鸣,可能见于慢性中耳炎、中耳肿瘤(如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
伴有耳痛,可能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弥漫性外耳道炎大疱性鼓膜炎中耳癌等疾病。
伴有听力下降,可能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疾病。
伴有头痛:可能见于脑脊液脑漏,以及中耳炎并发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病变。
伴有耳闷:可能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早期等疾病。
伴有瘙痒,可能见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真菌感染、过敏性外耳道炎等疾病。
伴有耳垢增多:可能见于外耳道湿疹等疾病。
伴有发热,可能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弥漫性外耳道炎等疾病。
伴有眩晕、恶心和呕吐,可能见于颞骨骨折、内耳损伤。
原因
导致耳漏发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所致。以下仅列举部分原因,如需要确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外耳疾病
外耳道湿疹: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外耳道皮炎。可能有浆液性耳漏,症状还包括耳道红肿、瘙痒、溃烂。
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症状包括耳痛、耳胀以及脓性耳漏。
外耳道真菌感染:由真菌感染外耳道导致的炎症,可能表现为耳道瘙痒和脓性耳漏。
外耳道疖: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患处红肿、剧烈疼痛,可能有脓性耳漏。
中耳疾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可能有耳痛、发热、脓性耳漏和听力下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因急性中耳炎未获恰当的治疗迁延而来。可能有黏液性耳漏、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能有黏液性耳漏、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大疱性鼓膜炎:鼓膜及其相连续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流行期。可能伴有血性耳漏、耳痛和发热等症状。
中耳胆脂瘤:为非真性肿瘤,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可能有脓性耳漏,伴有听力下降、眩晕、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中耳癌:80%患者有慢性中耳炎病史,好发于40~60岁。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耳内出血或有血性耳漏为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有耳痛、听力减退、周围性面瘫、眩晕等症状。
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中耳颈静脉球体瘤等:可能表现为耳痛、血性耳漏、听力下降等症状。
其他疾病
颞骨骨折:可能导致水样耳漏,伴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通过异常通道流到耳道,导致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从耳朵流出。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开口于外耳道的瘘管感染:可有脓液、血液或浆液性分泌物从耳道流出,常伴有外耳道疼痛、红肿、瘙痒、异味等。
非疾病因素
特殊体质
有些人可能因遗传或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耵聍分泌过多,易堵塞外耳道,形成耳漏。
药物因素
一些滴耳液,如酚甘油滴耳液可能导致耳朵流脓。
耳道异物
小孩或者一些患者可能将异物插入耳道,导致外耳道受损、感染、炎症,进而引发耳漏。
清洁不当
过于频繁、过于深入地清洁耳朵或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甚至鼓膜破裂,从而引发耳漏。
就医
发现耳朵有异常液体流出时,应及时就医。如果伴有严重外伤、高热、听力减退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耳漏开始的时间和过程、液体的性质及伴随症状等。
就医指征
紧急就医
存在以下情况时,耳漏患者需要紧急就医:
有头部、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严重外伤。
耳漏呈水样、清澈,伴随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伴有持续高热(体温38.5℃以上)。
伴有持续剧烈耳痛。
伴有突发性听力严重下降。
伴有面部瘫痪。
尽快就医
在以下情况下,耳漏患者需要尽快就医:
耳漏情况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明显好转。
伴有耳痒、轻度耳痛。
伴有耵聍分泌物黏稠、多量或有异味时。
轻度听力下降。
外耳道红肿、疼痛。
就诊科室
出现耳漏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出现以下情况,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到神经外科就诊:
流出的液体呈水样、清澈,伴有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耳漏伴有昏迷、抽搐、病情恶化等严重中枢神经症状。
经耳鼻喉科初步诊断,医生认为病情需要进行颅内手术治疗,例如耳疾并发颅内病变、颅底肿瘤等情况。
患者准备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地询问一些问题。患者可提前了解下列常见问题,便于就诊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症状清单
耳朵有液体流出症状开始于何时?持续时间多长?
是哪只耳朵有液体流出?还是双侧都有?
流出液体的颜色、质地和气味是怎样的?
是否有耳鸣、听力下降或头痛?
是否感到耳痛、耳痒或耳闷
是否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眩晕等全身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长期使用耳塞、耳机或者清洁耳朵?使用过程中是否有损伤耳道的行为?
是否曾患过耳鼻喉科相关疾病,如中耳炎、鼻炎、咽炎等?
有无慢性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是否对某些药物或物质过敏?
是否有曾尝试过自我处理,如服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滴耳药水?
近期是否患过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有无游泳或长时间呆在潮湿环境的经历?
是否有过耳部手术或中耳炎病史?
相关检查
耳鼻喉科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耳道、耳壁、耵聍以及鼓膜的外观,评估红肿、水肿、破损等症状。医生可能还会触及颈部淋巴结,检查有无肿大,以了解感染的范围。
听力检查:听力测试,如果患者反映存在听力下降,医生可能进行简单的听力测试,如语音测试、耳旁叩击声测试等。
麦氏试验:用气测听法,来测量中耳通气功能。
耳内镜:使用耳内镜深入检查耳道和鼓膜,并发现潜在的感染、炎症、瘘管等异常。
咽鼓管功能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吹气或让患者吞咽检查咽鼓管功能,以评估中耳炎的可能性。
鼓室压力测定:通过测量鼓室压力,可以评估中耳疾病是否影响了中耳通气。
实验室检查
耳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获取耳道分泌物,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及细菌种类,并针对具体的细菌开展抗生素治疗。
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病史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耳部CT和MRI检查。
耳部CT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质结构,包括内中外耳道的骨质细节。当有耳部外伤怀疑患者有骨折时,或怀疑患者为中耳炎或其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耳部CT检查。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中耳结构的改变和感染的范围。
MRI检查
MRI在显示软组织结构方面有优势,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神经、血管、脑组织等。在疑似有肿瘤或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耳部MRI检查。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并评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缓解与治疗
不要自行使用滴耳液或其他药物治疗耳流脓,注意保持耳朵清洁、干燥。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缓解措施
出现耳流脓后,为了缓解症状,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在耳流脓症状持续、严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尽快就医。
清洁耳朵
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料或纸巾小心地擦拭外耳道和耳垢。避免插入棉签或其他尖锐物体到耳道内,以免损伤耳道或耳膜。
保持耳朵干燥
避免耳朵进水,如洗头时用棉球或耳塞保护耳朵,防止进一步感染。
避免掏耳
掏耳可能加重感染,切勿使用棉签或其他物品插入耳道。
避免过敏原
如有过敏史,注意避免患者的过敏原,以减轻可能的过敏性中耳炎反应。
避免自行用药
不要自行使用滴耳液或其他药物治疗耳漏,因为这可能会使症状恶化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专业治疗
患者应遵从专科医生的指导,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情况的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祛除病因。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控制感染。鼓膜穿孔后根据药敏试验改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1%酚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抗生素水溶液滴耳,禁止使用粉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和改善听力。急性发作时也是全身应用抗生素。鼓膜穿孔不愈合应及时行鼓室成形术
中耳胆脂瘤
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及其他肉芽和炎性病变;努力保存和改善听觉功能;尽量保持外耳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大疱性鼓膜炎
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流行期,治疗原则为抗病毒,缓解耳痛,防止继发感染。
耳痛可服用止痛与镇静剂,耳部应用透热疗法可促进液体吸收,或在无菌操作下,将大疱刺破。局部应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急性外耳道炎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早期可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局部尚未化脓者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药液纱条敷于患处,每天更换纱条。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