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损害激光治疗
概述
皮肤损害,简称皮损或皮疹,是指在皮肤黏膜上可以看到或摸到的异常表现。激光具有一般光线不具备的特性,利用激光的特性在临床皮肤科可用于治疗疾病和美容护肤。近年来激光医学进展迅速,市面上激光器种类繁多。
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需要将皮损区域清洁干净。
作用原理
(1)生物刺激作用,即光热作用,可激活皮肤成纤维细胞,增加前胶原III的表达,使真皮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产生分子结构的变化,数量增加,重新排列,恢复其原有的弹性,从而达到消除皱纹,缩小毛孔的效果。修复光损伤皮肤,改善表皮和真皮的外观。
(2)皮肤色斑中的黑色素及扩张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可选择性吸收光子的能量,产生光热解作用,局部温度升高(>80℃),使之受到破坏,色素破裂分解,病变血管封闭,逐渐被机体吸收排出体外,而周围正常组织并不受损伤。温度升高亦可改善皮肤的微循环。
(3)抑制或杀灭皮肤中的痤疮丙酸杆菌、蠕螨属微生物。
适用范围
1.CO2激光为输出波长10600nm的不可见红外激光,对生物组织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使其凝固性坏死,可汽化和切割组织。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良性赘生物,如寻常疣、尖锐湿疣、毛发上皮瘤、结节性硬化症、汗管瘤、软纤维瘤、睑黄疣、脂溢性角化等,还可以治疗癌前病变,如光线性角化症。
2.氦氖激光发射波长为632.8nm的红光,能刺激生物细胞活性,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血管增生,增加酶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及防御功能,以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用低功率照射可以治疗皮肤黏膜的溃疡、斑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3.铜蒸汽激光为511nm(绿色)和578nm(黄色)两种波长的脉冲激光,主要被血红蛋白吸收,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由于连续激光治疗中热的传播选择性差,对血管周围组织损伤可致瘢痕形成,且疗效不理想,现已很少使用。
4.脉冲染料激光发射585nm/595nm的黄光,可选择性被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吸收,并可弥漫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凝固、坏死而对黑素细胞及周围组织很少损伤。可以治疗鲜红斑痣、扩张的毛细血管、蜘蛛痣和化脓性肉芽肿。
6.长脉宽1064nm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用于治疗血管瘤、脱毛和甲真菌病,而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和倍频Q开关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用于去除文身、咖啡斑、黑子和雀斑等。
禁忌证
孕妇,患光敏性皮肤病者,不能配合治疗者,日光暴晒后的棕色皮肤,服用抗氧化剂、光敏药物者,瘢痕体质者。
注意事项
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度红肿、个别出现水疱、血疱,2~3天内消失,形成痂皮,痂皮通常在7天脱落,新生的皮肤略显粉色,1~6个月左右恢复。
术后护理
术后3天内治疗区应避水保护,痂皮脱落前不宜剧烈活动和化妆,勿强行撕掉痂皮。饮食上无特殊要求。痂皮脱落后注意防晒,涂防晒霜。
术后饮食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目录
概述
术前准备
作用原理
适用范围
禁忌证
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术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