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不协调性兴奋
概述
不协调性兴奋是指动作和行为明显增多,但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不协调的症状。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因
(1)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分裂症等。
(2)器质性病变:如有机磷中毒、肝豆状核变性、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检查
1.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意识与精神行为状态、有无畸形及发育异常;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判断有无神经系统疾病。
2.实验室检查(1)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有助于有机磷中毒的诊断,胆碱酯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异性标志酶。(2)铜蓝蛋白测定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影像学检查(1)X线片有助于骨折等疾病的排查,如肝豆状核变性可引起病理性骨折,X线片有诊断价值。
(2)B超对肝豆状核变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将肝实质的声像图按肝损害的不同程度依次分为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光带型和结节型。(3)CT、MRI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脑的器质性病变,对器质性疾病有诊断价值。
4.其他检查(1)神经心理学测试适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排查。(2)脑电图脑电图是对脑功能变化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有助于脑功能性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不协调性兴奋常见于以下疾病。
1.精神分裂症
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2.有机磷中毒
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其后的中间综合征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乙酰胆碱刺激后有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不协调性兴奋、抽搐和昏迷等症状。
3.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部分患者可有不协调性兴奋表现。
4.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痴呆,记忆力、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和人格改变、表情淡漠、妄想、不协调性兴奋、轻度神经错乱。可出现偏瘫、肢体无力、失语等。
治疗原则
不协调性兴奋是指动作和行为明显增多,但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不协调的症状。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