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间咳嗽
概述
小儿夜间咳嗽是一种反射症状,其本质是呼吸道对各种刺激的保护性反射
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等
咳嗽长时间不能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以改善生活环境和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儿童夜间咳嗽是指儿童夜间突然深吸气后突然剧烈地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产生咳嗽动作和发出“咳咳”的声音。
儿童夜间轻微咳嗽一般可以继续观察,当长期、频繁咳嗽影响儿童及他人休息,或者夜间咳嗽症状突然加剧,或诱发咳血、呕吐等,建议及时就诊。
发生机制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鼻、咽、喉、支气管、肺、胸膜等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异物、黏液等刺激后,可将信号传入延髓咳嗽中枢,该中枢再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即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髓神经,分别引起咽肌、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运动,从而出现咳嗽的动作。
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一些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咳嗽症状。
类型
按持续时间分类
夜间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小于2周。
夜间慢性咳嗽:咳嗽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
表现
儿童夜间咳嗽可表现为白天咳嗽较轻或不咳嗽,晚上突然出现咳嗽或咳嗽症状加重。
夜间咳嗽可轻微或剧烈,可伴有喘息、流鼻涕、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症状特征
夜间咳嗽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咳嗽: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咽喉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异物(如花生米、纽扣等)。如为短时间内出现一次咳嗽,很快就恢复正常,多为正常现象。
夜间咳嗽剧烈程度不同
轻微咳嗽:常见于冷风刺激或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
剧烈咳嗽: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鼻窦炎、急性感染性咽喉炎、肺炎、呼吸道吸入异物等。
伴随症状
伴有发热: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百日咳等。
伴有呕吐、喂奶困难、烦躁、拒食吞咽时疼痛: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
伴有呼吸困难: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咽喉炎、吸入异物、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伴有流鼻涕:常见于急性/慢性鼻炎、鼻窦炎。
原因
以下仅列举出可能导致儿童夜间咳嗽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疾病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
鼻或鼻窦分泌物流注到咽后壁、咽喉、支气管、肺部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
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
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咽喉、支气管或肺内会引起咳嗽。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接触某些特殊气味,如吸二手烟、厨房的油烟味、油漆味等,可引起咳嗽,多为干咳。
雾霾、吸入冷空气(如冷风刺激、吹空调)、粉尘颗粒,会刺激鼻及咽峡部黏膜,引起干咳。
就医
就医指征
如果儿童只是偶尔或短暂的夜间咳嗽,可通过改善室内空气、注意休息缓解。但如夜间咳嗽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严重影响日常休息时,要及时就医。
门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门诊就医。
不明原因的夜间咳嗽持续2周及以上,或咳嗽比较严重影响睡眠。
夜间咳嗽伴有其他症状,如持续高热、呕吐等。
夜间咳嗽伴咯血。
急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疑似或确定吸入异物。
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急迫。
像小狗叫一样的咳嗽声音伴有明显吸气性喉鸣音。
出现高热,特别是小于3月龄的婴儿。
就诊科室
出现儿童夜间咳嗽通常建议就诊于新生儿科、儿科、急诊科。
出生28天内的患儿可就诊于新生儿科。
28天以上的婴儿可就诊于儿科。
出现夜间咳嗽伴高热、呼吸困难,请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夜间咳嗽的?
咳嗽严重程度如何?
每天咳嗽(日间/夜间)大约多少声?
有没有咳痰?什么颜色的?
咳嗽最近有没有加重?
孩子咳嗽发生前接触过什么特殊物体吗,如油烟、小颗粒玩具等?
有没有发烧、呕吐、喘息、呼吸困难、流鼻涕、鼻塞等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儿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如非疾病状态通常无需进一步检查即可确诊,如有必要应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难以诊断者必要时可进行。
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动作,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医生用压舌板观察咽后壁是否有黏鼻涕流出。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是诊断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严重程度等,也可以动态反映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纯根据血常规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还需结合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
肺功能检查
诊断慢性咳嗽的常用方法,也是评估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
部分患儿会存在肺功能异常,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等特征。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特应性体质,有助于诊断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总IgE和抗原特异性IgE水平增高。
皮肤点刺试验
用于确定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变应原(过敏原)类型。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提示患儿对该变应原过敏。
操作相对方便,但3岁以下儿童由于其年龄小、配合度较低,使用相对较少。
检测前需要停用口服含抗组胺成分的药物和外用糖皮质激素,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需要在有抢救设备的医院进行。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有无肺部病变,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支气管炎患儿肺部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肺炎患儿可出现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炎性渗出影等情况;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部通常无明显病变。
食管钡餐造影
适用于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儿。
可观察食管的形态、运动状况,并判断有无先天性疾病,如食管裂孔疝等。
其他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一般不作为咳嗽的常规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气管内异物。
如发现支气管异物,可协助取出。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如有明确会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食物如虾、螃蟹、鸡蛋、牛奶等,应避免食用。
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身体免疫力平衡。
适量喝温水,可以帮助缓解咽喉部的刺激,同时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稀释痰液,帮助排痰。
生活习惯
对尘螨过敏的儿童,家长应定期给被褥、衣物用热水消毒,室内注意清洁和通风,空调滤网定期清洁。
家长应避免在室内尤其是儿童卧室吸烟。
注意室内温度(18℃~20℃)和湿度(5-0%~60%)适宜,避免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
家长应保证儿童正常睡眠,白天可适量进行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调整情绪,避免夜间儿童大哭大闹、紧张不安、情绪激动等。
夜间室内如过于干燥,可使用加湿器为室内加湿。若不能开窗通风,可用空气净化器。
平卧时咳嗽明显者,可抬高床头,以左侧卧位入睡。
非处方药物应用
儿童夜间咳嗽症状轻微或者病因明确时,可适当使用非处方药物,并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小儿用药注意事项较多,通常建议咨询医生。
如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在症状严重时,可适当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症状,如小儿清热止咳合剂、小儿止咳糖浆等。
如有黏鼻涕,婴幼儿不会擤鼻涕,可以用儿童吸鼻器吸出,若鼻涕黏稠可以先用海盐水冲洗。
需特别注意的是,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药、抗生素,即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判断适用情况、具体的剂量、用药时间、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故不推荐自行使用。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儿童轻微咳嗽不需常规应用镇咳药物,1岁以上儿童可服用蜂蜜水降低咳嗽频率、缓解咳嗽严重程度和改善睡眠。
对因治疗
确定夜间咳嗽的病因后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对因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抗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ß2-受体激动剂及抗组胺药物等。
β2-受体激动剂:包括丙卡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具有止咳、止喘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等。
同时应避免接触过敏物质。
鼻炎、鼻窦炎
急性感染,流清鼻涕或白黏涕,病毒是主要原因,无针对性药物治疗,通常以一般护理为主要措施。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痂,必要时鼻腔盐水冲洗,保持鼻孔周围的清洁。
若有较多黏涕、黄涕,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若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建议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盐水鼻腔冲洗,3岁以上儿童应用鼻用激素喷剂等。
急性感染性咽喉炎
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加重,缺氧者给予吸氧。
使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等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控制感染。
严重缺氧者可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儿应遵医嘱进行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需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及时恰当的治疗,迅速缓解气道阻塞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
慢性持续期应坚持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抗炎,以降低气道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危险因素和自我保健。常应用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和丙酸倍氯米松。
胃食管反流病
新生儿和婴儿体位以前倾俯卧位为最佳,上身抬高30°。
年长儿在清醒状态下最佳体位为直立位和坐位,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将床头抬高20~30厘米,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误吸。
饮食可采用黏稠、厚糊状食物,母乳喂养的患儿宜少量多次喂养,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间隔时间,以减少胃容量。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