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术
概述
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术是通过内镜对局部进行喷洒药物的止血方法。消化道出血除了补充血容量等一般急救措施以外,关键是尽快止血,当消化道溃疡渗血或者出血面积大时,可采用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术,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止血,与药物注射止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止血效果,降低远期复发概率。
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
(1)术前至少禁食6h,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
(2)操作者应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可能的相关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的出血病因,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止血方法。
(3)向患者介绍操作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适应证
1.黏膜糜烂渗血、息肉摘除术后表面渗血。
2.肿瘤破溃出血。
3.出血面积较大但出血量不大者。
禁忌证
1.急性炎症。
2.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3.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
4.极度衰竭或休克未纠正、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5.严重脊柱畸形、降主动脉瘤、出血合并穿孔。
6.患者不合作或意识不清不能配合。
手术步骤
1.止血药物选择
(1)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对胃内血管有强烈收缩作用,对控制局部黏膜创面渗血效果较好,在肝脏灭活,无全身影响。
(2)孟氏溶液:即碱式硫酸铁溶液,是一种强烈的表面收敛剂,遇到血液后凝固,在出血创面形成一层棕黑色、黏附在表面的收敛膜。
(3)凝血酶:应新鲜配制,可促进血液在表面凝固。
(4)巴曲酶:含两种促血液凝固的酶,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局部喷洒,对局部创面止血效果较好。
2.内镜检查
出血伴休克者应先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稳定后再做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灶。
3.喷洒止血药物
从活检管道插入喷洒导管或塑料导管,距离病灶1~2cm处对准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若出血灶模糊或视野不清,可先用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待视野清晰后喷洒有效止血药直至显性出血停止。
术后并发症
1.药物不良反应
孟氏溶液可强烈收缩胃肠道平滑肌,剂量过大可致剧烈腹痛和呕吐,个别患者有食管和喉头痉挛,致胃镜拔出困难,应慎用。
2.再出血
喷洒凝血酶止血,血块易于早期剥离,有再出血可能,必要时可联合其他内镜下止血治疗。
术后护理
1.禁食24h,以后进流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术后卧床,加强支持治疗,术后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
目录
概述
术前准备
适应证
禁忌证
手术步骤
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