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概述
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是指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及血管发生凝固,达到息肉切除效果的治疗技术。可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择期手术,是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产生神经效应,对心肌和其他神经肌肉无影响,保证人体安全。
适应证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
2.直径<2cm的无蒂息肉。
3.分布散在、数目较少的多发性息肉。
禁忌证
1.直径>2cm的无蒂息肉
2.多发息肉局限于某个部位,密集分布且数量较多。
3.内镜下息肉形态为进展期癌。
4.凝血功能障碍及口服抗凝药物未处理者。
5.高龄、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6.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者。
7.严重心肺功能异常不能耐受内镜检查治疗者。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包括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心理准备主要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身体准备包括如下方面。
(1)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练习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等。
(2)预防感染:为避免交叉感染,凡开放性结核、肝炎、艾滋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应使用专用内镜,并单独进行特殊消毒灭菌处理。
(3)胃肠道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1~2天开始进流食,胃镜下治疗需禁食禁水6~8小时,肠镜下治疗前需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等进行充分肠道准备。肠道息肉行电切除时,应避免使用甘露醇作为肠道清洁剂,因其在肠道内分解易产生易燃性气体。必要时,可肌注山莨菪碱,减少胃肠蠕动。
(4)服用祛泡剂:如西甲硅油,有去表面张力的作用,使附于黏膜上的泡沫破裂消失,视野更加清晰。
2.特殊患者的准备
包括营养不良、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及呼吸障碍患者的特殊准备。
(1)营养不良患者:缺乏蛋白质使营养不良患者耐受失血和休克的能力降低,易引起组织水肿,影响组织修复,甚至并发严重感染,应在手术前予以纠正,争取达到正氮平衡状态。
(2)高血压患者: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时,可能在诱导麻醉或手术时出现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力衰竭,需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降到上述范围以下再做手术。
(3)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的类型不同,其耐受力也各不相同。对耐受力差的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待病情控制或缓解后再行手术。
(4)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应积极改善肝肾功能,在能够耐受手术时再行手术。
(6)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鼓励患者多练习深呼吸。重度肺功能障碍及并发感染者,应改善肺功能、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
(7)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停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周。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冷沉淀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8)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控制血糖水平,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酸中毒,改善营养状况。
(9)精神紧张患者: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肌注地西泮。
手术方式
1.麻醉方式和注意事项
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①局部麻醉:2%~4%利多卡因咽部麻醉,可用喷雾法或口服等。②全身麻醉:对于精神紧张患者、不能配合的儿童及要求无痛手术者,多用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剂量因人而异。
2.手术操作方法
(1)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头垫低枕,松开领口及腰带,取下活动义齿。
(2)常规内镜检查,明确息肉位置、大小及形态等。
(3)充分暴露息肉,牵拉息肉使其离开消化道管壁,避免电切时灼伤胃肠黏膜。
(4)有蒂息肉的切除:对于直径较小的息肉直接电切除;蒂部较短者,圈套钢丝套入息肉后抵达息肉基底稍上方提拉切除;蒂部较长者,尽可能保留残蒂1cm左右的长度,提拉切除;蒂部粗短者,先用尼龙绳圈套结扎或金属夹夹闭阻断息肉血供后,在结扎上方行电切除。
(5)无蒂息肉的切除:在息肉基底部稍上方行圈套电切或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形成液体垫,再行电切除。较大的息肉采用分期分块电切的方法。
(6)切除的息肉应全部取出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的性质及基底边缘的完整性。息肉回收的方法包括吸引法、网篮法等。
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
1.术后休息2周,避免重体力活动或剧烈运动。
2.术后24小时禁食,之后进食流质饮食,并注意休息。
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排便,有无恶心、呕吐、便血及腹痛等。
4.上消化道息肉切除后可预防性应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2周。
5.术后1~2年随访1次内镜检查,高危人群可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6.息肉头端有恶变者,若病理证实分化好,切除创面无肿瘤残留及血管淋巴浸润,可认为内镜下治愈。若分化较差,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7.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发热:患者术后可会有轻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3~5日可恢复正常。若发热持续1周以上或体温不断升高,应考虑并发感染的可能,应予抗感染治疗。
(2)穿孔:术中小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必要时手术治疗;迟发性穿孔应及时手术治疗。
(3)出血:多数可通过内镜下止血。
(4)狭窄:择期扩张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适应证
禁忌证
术前准备
手术方式
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