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眼睛干涩
概述
眼睛缺乏泪液湿润呈干燥状态
可伴有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
常由干眼、视疲劳、眼表炎症性疾病等引起
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效改善症状
定义
眼睛干涩指眼睛缺乏泪液湿润呈干燥状态,并可伴随异物感、视物模糊以及畏光等。
眼睛干涩是干眼(也称为干眼症)的主要症状,眼表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等)、视疲劳等也可导致类似不适。
发生机制
眼睛有自身的泪液分泌和维持系统,其中泪腺和副泪腺分泌水液性成分、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睑板腺分泌脂质成分,这些成分共同参与泪膜形成。
泪腺为反射性分泌泪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情绪激动时,其分泌泪液大量增加。副泪腺为基础分泌腺,其分泌的泪液量较少,是正常情况下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以及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保证。
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有助于减轻眼表张力、增强泪液与角膜上皮的粘附。睑板腺分泌物组成的脂质层可以阻止泪膜的蒸发。
眼睛表面如结膜、角膜暴露在空气中,需要泪液保持其湿润状态。
干眼、眼表炎症等使泪液分泌减少、泪膜三种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出现异常,都可能使眼表组织处于干燥状态,于是出现眼睛干涩症状,还可伴有眼红、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不适。
表现
症状特征
眼睛缺乏泪液润滑处于干燥状态,可出现发干、发红、异物感、烧灼感、畏光以及视物模糊,患者会不自主通过眨眼、闭目休息等动作缓解眼部不适。
眼睛干涩多是持续性的。闭目休息、眼部热敷或者使用眼用药物润滑眼表,可缓解眼睛干涩。但如果没有解决病因,多容易反复发作。
伴随症状
视物模糊
眼睛干涩患者的泪膜多不稳定,在眨眼的间隔内迅速发生泪膜破裂,导致对比敏感度和视力下降,常伴有视物模糊,可能是视疲劳、干眼、眼表炎症等因素引起。
异物感
眼睛干涩患者因为眼表缺少泪液润滑,组织相互摩擦,可导致眼睛异物感。泪液渗透压的异常升高和长期眼干后导致的局部炎症会进一步增强这种不适症状。
流泪
流泪是眼睛干涩常见的伴随症状,可能与眼表泪液渗透压增高、炎症刺激及长期眼干后角膜结膜上皮受损有关。
眼睑痉挛
指眼睑不自主的抽搐,即俗称的眼皮跳。这也是一种眼干常见的伴随症状,同样可能与眼表的泪液渗透压异常、炎症反应等有关。
原因
眼睛干涩是眼部的常见不适症状而非特指某种疾病。导致眼睛干涩的原因很多,以下仅列举部分原因,如您需要确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干眼
正常的泪膜表面分布着一层油脂,这层油脂可以阻止其下面的水液层蒸发速度过快。当睑板腺功能不良时,其分泌的油脂减少或质量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泪液蒸发过快,可引起干眼。
如果泪腺受到炎症等病理刺激损伤,分泌的泪液量减少,则可导致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如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其分泌的黏蛋白不足,则亦可能导致泪膜在眼表的分布不稳定,造成干眼。
眼附属器,如眼睑、泪道系统、睫毛等的结构功能出现异常,或眼周痤疮、螨虫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干眼。
干眼患者可出现眼睛干涩,还可伴有眼部发痒、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不适表现,容易出现视疲劳。
眼表炎症
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表炎症疾病的患者,在炎症刺激下,可出现结膜充血、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加,还可伴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等不适。
与炎症对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及睑板腺功能造成破坏、影响泪膜稳定性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常见的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会累及到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如各种分泌腺,包括泪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等。
除了眼睛干涩外,常有口干、唾液腺及腮腺肿大,还可伴有关节疼等不适症状。
眼部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可能损伤角膜组织内部的神经,术后患者多会出现眼睛干涩,但通常可随着手术恢复逐渐缓解。
其他眼部手术如造成眼睑、结膜、角膜、泪道系统等结构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短期或长期眼睛干涩。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常有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眼睑闭合不全,使得结膜和角膜组织过多地暴露于空气中,患者可出现眼睛干涩,严重者可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
药物相关性因素
不少药物可引起眼睛干涩,如抗抑郁类药物、抗胆碱药、避孕药、化疗药、利尿剂等。
各种滴眼液或眼膏里也会引起眼睛干涩和其他伴随症状,主要是由于其含有防腐剂成分。
情绪因素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可能会导致或加重眼睛干涩。
非疾病因素
不良的用眼方式
长期熬夜或者连续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容易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
患者因为连续长时间用眼,瞬目减少,可出现眼睛干涩,还可伴有眼睛酸胀、视物模糊等不适。一般停止用眼,闭目休息后可明显缓解。
长期不规范佩戴角膜接触镜、眼周过度化妆等也可以加重眼睛干涩。
不良环境刺激
风沙较大的环境可刺激眼表组织、加速泪液蒸发。如果长期处于类似环境中,则容易出现眼睛干涩。
空气污染、光污染、高海拔、低湿度的环境也会造成眼睛干涩。
脱离不良环境后,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可改善。
就医
就医指征
休息后可明显缓解的眼睛干涩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眼睛干涩长期不改善且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多需要就医治疗。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眼睛干涩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较久。
除了眼睛干涩,还伴有口干、关节疼痛(需要警惕干燥综合征)。
眼睛干涩及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已经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就诊科室
出现明显的眼睛干涩后建议尽早就诊于眼科。
当出现其他相关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同时到其他相应科室就诊:
如伴有口干、关节疼痛、眼睑浮肿、眼球突出等,需就诊于内分泌科或风湿免疫科。
如伴有头面痤疮、酒糟鼻、疱疹病毒感染等皮肤异常的,同时需就诊于皮肤科。
围绝经期妇女伴有更年期症状的,建议同时就诊于妇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眼睛干涩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否有诱因?
平时是否有过度用眼、熬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情况?
是否有引起眼睛干涩的环境因素,如工作环境、居住条件等?
是否伴有口干、关节疼痛、皮肤痤疮、突眼?
是否伴有视力下降、眼睑痉挛、眼部异物感?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是否有眼部外伤、手术史、隐形眼镜佩戴史?
出现眼睛干涩后接受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出现不适后是否曾接受过治疗?治疗是否有效果?
是否有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包括全身和眼局部用药?症状出现与服用药物时间是否接近?
相关检查
对眼睛干涩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相关病史及伴随症状,分析可能病因,进行眼科专科检查。如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则还需要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眼科专科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可发现患者视力是否存在异常。
应在中等光亮度下进行检查。
检查时应听从医生的指示,不随意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一般分别遮盖左右眼,先后检查两眼的视力。
眼压测量
正常人眼压多为10~21mmHg。
检查时尽量配合检查人员,避免眨眼或躲闪。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睑、泪道系统、结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等情况。
放松身体,将下颌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即可。
眼表荧光素钠/孟加拉红/丽丝胺绿染色
评估结膜、角膜上皮是否有异常或病变。
医生会用染色试纸或蘸取的染料轻轻碰触结膜囊,充分眨眼后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
评估患者瞳孔对光反射神经传导通路是否存在异常。
一般在半暗光线中进行,医生会用点光源来回照射眼部,检查时需配合医生,避免眨眼。
眼底镜检查
评估患者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黄斑等眼底结构是否异常。
可以在瞳孔的自然状态下或根据需要以药物扩大瞳孔后检查,检查时光线较强,需尽量配合、避免眨眼。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可提示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以及炎症或感染情况。
血免疫学指标检查
提示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等异常可能提示干燥综合征的可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
可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素T3、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眼科特殊检查
眼部B超检查
通过眼部B超明确是否存在眼部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炎症、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占位等眼部病变,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角膜地形图
评估角膜形态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并且可以通过随访前后检查结果的变化评估泪膜质量和稳定性的改变。
泪液渗透压测量
评估干眼的金标准之一,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金属蛋白酶-9检测
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重度干眼患者泪液里明显升高,也可在其他造成眼睛干涩的眼表炎症情况下异常升高。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合理用眼
在电脑前工作以及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间歇性远眺或闭目休息以放松眼部。
避免熬夜
应保证睡眠充足,否则可能加重眼睛干涩。
合理佩戴隐形眼镜
佩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定期、定时消毒,佩戴时注意眼部卫生,切忌过夜佩戴,以免加重眼睛干涩。
尽量选择透氧性良好的镜片类型,并定时前往专业机构检查镜片磨损情况。
专业治疗
如果自行盲目使用滴眼液,可能在短期内内会部分缓解症状,但病因不明时可能会耽误病情、贻误治疗时机。患者应遵从专科医生的指导,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干眼
患者首先需消除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干燥的环境、长时间使用屏幕终端、作息不规律等。
一般使用人工泪液类滴眼液或眼用凝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卡波姆凝胶等)治疗,润滑眼表,缓解眼睛干涩。
还可使用眼部热敷,有条件的患者可适当补充EPA-DHA类鱼油,促进睑板腺分泌。
炎性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激素、免疫制剂类(如氟米龙滴眼液、他克莫司滴眼液等)药物治疗。病情需要时,还可以采用湿房镜、泪小管堵塞、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治疗、颌下腺移植术等方式治疗。
眼表感染性炎症
一般使用抗感染滴眼液或眼膏治疗。
病毒性角膜/结膜炎需使用抗病毒眼部制剂(如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
细菌性角膜/结膜炎可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如妥布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必要时需要酌情加用激素类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
感染症状严重者可酌情予以全身性抗感染治疗。
干燥综合征
目前干燥综合征尚无根治方法,多对症治疗。可使用人工泪液类眼用制剂改善症状。还可以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和免疫抑制类药物(如甲氨蝶呤等)控制病情。
甲状腺相关眼病
重点在于防止角膜长期暴露后过度干燥,导致严重病变如角膜溃疡、穿孔。
症状轻微时可观察,使用人工泪液类滴眼液眼用制剂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病情发展致突眼严重、眼睑无法闭合,可使用眼膏、凝胶类制剂封眼,或者佩戴湿房镜,特别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睑裂缝合以保护角膜。
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后
一般可使用人工泪液类眼部制剂缓解不适症状,随着术后损伤恢复,可逐渐改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