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大血小板比率
概述
大血小板比率是体积大的血小板占全部血小板的比例
可反映血小板活性,联合MPV用于评估血栓风险,并用于疗效监测
指标升高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指标降低见于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结果异常要就诊血液科,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定义
大血小板比率是血常规里的一项检验指标,是指体积大的血小板占全部血小板的比例。
可反映血小板活性,联合MPV用于评估血栓风险,并用于疗效监测。
体积大于12 fl的血小板为大血小板,是较年轻的血小板,含有较多致密颗粒,可释放更多的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其聚集和粘附功能较强,发生血栓等疾病的机会较大。
参考范围
8%~16%。
温馨提示
当大血小板比率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排除血液疾病。
不同仪器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大血小板比率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大血小板比率高,血常规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高于16%(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脑梗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形成等。
危害
血栓形成,容易导致脑梗死等疾病,引起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诊疗建议
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且仅有大血小板比率一项指标异常,无其他症状,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
同时有血小板计数、其他参数异常,建议就诊血液科,明确诊断。
脑梗死一般使用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扩血管以及康复治疗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TPO受体激动剂(TPO-R)、脾切除等来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大血小板比率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大血小板比率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不具有降低大血小板比率的作用。可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指标降低
大血小板比率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称为大血小板比率低,血常规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低于8%(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危害
血小板计数轻度升高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当血小板>450×109/L有血栓形成倾向,可引起下肢栓塞、脑卒中脾梗死等,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恶心腹痛等症状。
当血小板计数为(1000~2000)×109/L时,可有红斑性肢痛,伴消化道出血、鼻出血、血尿等症状。
诊疗建议
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且仅有大血小板比率一项指标异常,无其他症状,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
同时有血小板计数、其他参数异常,建议就诊血液科,明确诊断。
怀疑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医生可能会做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可使用药物治疗或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血小板会恢复正常,大血小板比率会随之上升,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血小板没有变化,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不具有升高大血小板比率的作用。可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