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长痘
概述
皮肤上长出一群豆形小圆粒的表现
皮损一般呈红色丘疹、脓疱、水疱、丘疱疹等,可发生在不同部位
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代谢状态、皮肤局部状态有关
部分不需要治疗,病因明确或影响正常生活者可给予药物治疗和操作性治疗等
定义
长痘是俗称。痘,在汉语字典上解释为皮肤上长出一群豆形小圆粒的病,如豆状疱疹,或者痘疮(即天花)。
但现在人们常说的“长痘”通常被认为是痤疮、毛囊炎或有红色丘疹、脓疱表现的一类皮肤病,该类情况相对来说常见。也有某些病毒感染性水疱或丘疱疹被称为“长痘”或“出痘”,如传染性软疣、水痘等。
因此,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长痘”所指的就是痤疮(青春痘)。但也有部分丘疱疹或水疱样痘痘的出现也被称为“长痘”,包括毛囊炎、疖肿、水痘、传染性软疣,以及相对少见的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猴痘等。
痤疮或毛囊炎等局限性的长痘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伴随皮疹可能会出现瘙痒、疼痛,以及影响容貌而使人窘迫。症状较轻的痤疮或毛囊炎通过基础皮肤护理/外用药物涂抹即可好转,严重者可能需口服药物治疗。
其他病毒感染性的痘需皮肤科医师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发生机制
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内分泌紊乱、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毛囊炎、疖肿多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毛囊及其周围组织有关。
某些水疱或丘疱疹样的损害多与病毒感染等炎症反应相关。
表现
患者可能有一种或多种痘状皮损,主要包括红色丘疹、脓疱、水疱、丘疱疹等。不同的皮肤病的皮损发生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皮损形态表现。
症状特征
皮损的形态特点
有疼痛感的红色小肿块,一般是炎性丘疹,可见于痤疮、毛囊炎等。
顶部有乳白色脓液的丘疹,一般指脓疱,常见于脓疱型痤疮、玫瑰痤疮。
形态均一、呈正常肤色的粟粒样丘疹,常见于闭合性粉刺;顶端带有黑头的丘疹常见于开放性粉刺。
充满液体的水疱,水疱可能会破裂结痂,常见于单纯疱疹
带有脐凹的白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常见于水痘或传染性软疣
皮肤可有发痒、灼热感和触痛,也可无自觉症状。
皮损的部位特点
若发生在面部、前胸部、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多为痤疮。这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若发生在颜面面中部出现皮肤持续发红、丘疹、脓疱、潮红、毛细血管扩张、鼻赘等皮肤改变,可能是玫瑰痤疮(酒渣鼻)。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若发生在面颈部、毛发多部位的皮损可能是毛囊炎,也可见于全身(躯干、四肢、会阴、臀部及肛周),最常见为细菌感染,也可为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所致。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脓疱,可伴有瘙痒和触痛,严重者可继发疖、痈等皮肤软组织感染。
若发生在口角的疼痛性水疱可能为口周单纯疱疹,而发生于外生殖器的疼痛性水疱则可能为生殖器疱疹。二者均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所致。
若发生泛发于周身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结痂,同时伴有发热、瘙痒等不适,则可能为水痘。多见于儿童,皮损一般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部,四肢较少。
如果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月以上,也需考虑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等少见皮肤疾病。
如为孤立出现的带脐凹的丘疹,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明显自觉不适,可能为传染性软疣。多为软疣病毒感染所致,可分布于全身多个部位,包括颈部、躯干、四肢等。
伴随症状
伴有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水痘、猴痘、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
伴月经失调、脱发、多毛、肥胖、糖代谢异常,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
伴发热、骨痛或关节痛,可见于SAPHO综合征(表现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这5种疾病特点)、PAPA综合征(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这3种疾病特点)。
原因
长痘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面诊皮肤科医师。
其中痤疮可能与雄激素、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及毛囊周围炎症反应相关。
部分皮肤损害可能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最常见为细菌感染(如细菌性毛囊炎)。
非感染性因素,如药物(类固醇类激素)、体内性激素变化因素可诱发痤疮加重,其他少见的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皮肤异常免疫反应、淋巴组织增生异常等。
疾病因素
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长痘的部分疾病,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常见疾病
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痤疮、玫瑰痤疮等。
感染性毛囊炎:包括细菌性(如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假单胞菌性毛囊炎、革兰阴性菌毛囊炎);真菌性(如马拉色菌毛囊炎、皮肤癣菌性毛囊炎、假丝酵母菌性毛囊炎);病毒性(如疱疹性毛囊炎、传染性软疣)、寄生虫性(如蠕形螨毛囊炎)。
疱疹类疾病:单纯疱疹、水痘。
其他疾病
内分泌紊乱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及卵巢肿瘤等。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软疣、水痘、天花、猴痘等。
其他罕见病SAPHO综合征、PAPA综合征、PLEVA、HVLPD,以及其他罕见的遗传综合征等。
非疾病因素
饮食因素
有研究表明,奶类摄入或高血糖负荷饮食相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增加、奶类所含天然激素成分以及奶类中的其他生物活性分子与痤疮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
压力本身不是痤疮的直接病因,但精神压力可能会使原有痤疮加重。
某些特殊药物
某些药物如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雄激素类似物(如甲睾酮、达那唑)或锂(碳酸锂)的药物等也可诱发长痘。
工作或生活习惯相关
职业因素:如拉小提琴相关的单侧下颌痤疮、炼油工人发生的石油性痤疮、运动护具摩擦导致的机械性痤疮等。
生活卫生习惯如清洗不及时、穿湿衣物,气候环境如湿热环境、长时间日晒),以及医学相关的生活习惯变化如使用石膏绷带、护具、义肢等都有诱发毛囊炎或痤疮样疹的可能性,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排查。
就医
局部偶发的症状如轻微的皮疹,不影响自己心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卫生即可。
但若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伴有疼痛、瘙痒、发热、淋巴结大或者有遗留瘢痕倾向,以及影响心情和社交,则需要就诊治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一般无需急诊处理。
感到焦虑、自卑或不舒服。
瘢痕体质、担心会留瘢痕。
出现色素沉着
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结大、关节痛等)。
对非处方药没有反应,需要进一步治疗。
就诊科室
出现皮肤丘疹、脓疱、水疱、丘疱疹等,首先就诊皮肤科。如同时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在医生指导下至相应科室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这些皮肤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皮肤症状最常见的部位是哪些身体区域?
症状发作最严重时的表现是怎样的?条件允许时可定期拍摄照片记录。
有什么诱因触发了发作,或者导致症状加重/缓解?比如生活、饮食习惯变化、运动习惯、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应激压力,或者是月经周期变化(女孩和成年女性)?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淋巴结大、关节痛等?
病史清单
家人是否有类似皮疹?
是否有糖尿病等慢性病?
是否有接触过类似皮损症状的患者?
平时尝试过哪些治疗方法和自我护理措施?其中有没有起作用的?
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查体
检查常见区域如头面部、胸部、肩部、背部或上臂,判断是否存在典型皮损如粉刺、炎性丘疹、脓疱、丘疱疹、结节。
还会检查有无水疱、溃疡,合并脓肿、窦道及瘢痕,以及有无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过度、糜烂和结痂。
除了皮肤专科检查,还会考虑进行全身检查评估是否有发热、骨关节压痛、淋巴结肿大等帮助临床诊断。
常规检查
绝大多数长痘患者无需接受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除非病情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淋巴结大)需系统评估。下面检查可有助于判断一些顽固性症状发作的原因。
病原学检查:皮肤拭子、分泌物涂片及培养。
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影像学检查:若症状提示骨或关节受累,行系统评估或者为治疗做准备。
皮肤镜检查和皮肤活检:一般为明确诊断或在难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时采用。
性激素、妇科B超:主要对于女性反复发作痤疮,或怀疑多囊卵巢综合症、库欣综合征者进行相关检查。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方面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保持个人卫生,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患处皮肤。避免刺激物,如使用后有皮肤灼热、刺痛或瘙痒感的护肤品或彩妆。
保护患处部位,避免受热、日晒、潮湿浸渍、摩擦、刺激物接触等影响,如有水疱或脓疱,尽量避免碰破。
避免用手挤压、抓挠或针清患处部位,以免病情扩散或遗留瘢痕。尤其是面部三角区的皮损,以免感染播散入颅内。
饮食方面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奶制品、高糖、巧克力等食物摄入。
心理方面
保持良好情绪,避免持续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另外,如皮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让自己有自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等困扰,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专业治疗
对于长痘,根据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操作性治疗。
以下为部分长痘病因的基本治疗原则,具体方案需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制定。用药均建议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应用,以避免用药不当,加重病情。
对症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丘疹、脓疱:可予经验性外用抗菌药物或非处方抗菌洗剂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有较大差异,以下列疾病为例,仅供参考。
痤疮
症状较轻者,以粉刺为主者,治疗药物首选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
中重度痤疮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推荐外用维A酸联合外用抗菌药,如过氧苯甲酰单药治疗,或过氧苯甲酰联合克林霉素。必要时可加用口服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重度痤疮:以结节、囊肿为主,治疗推荐口服异维A酸
其他药物或操作疗法包括:光动力疗法、化学剥脱术、引流和粉刺取出(改善黑头、囊肿)、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等。
玫瑰痤疮
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甲硝唑、壬二酸或伊维菌素。必要时可加用口服抗生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治疗。
毛囊炎
对于散在局限性毛囊炎,可予经验性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克林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夫西地酸、复方多粘菌素等治疗。对于面积较大、反复发作或外用药物治疗无效,建议皮肤科就诊进一步明确皮损病因后治疗。
疱疹类疾病
一般包括口周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及水痘等,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其中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2岁的健康儿童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重症或有合并症高风险者可予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等。
传染性软疣
通常6~12个月可自行好转。为避免皮损传染及播散,早期治疗常选择冷冻疗法刮除术、斑蝥素等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