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MET突变阳性肺癌
概述
肺癌患者的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基因突变阳性
具体病因不明
除可针对性应用MET抑制剂治疗外,总体上与其他类型肺癌大致相同
晚期肺癌预后相对较差
定义
MET突变阳性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分子分型,分型意义是为了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MET是一种基因的缩写,位于7号染色体(7q31.2)的长臂上,中文名称为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由这种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名称为c-MET,也称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
c-MET与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后,可调控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上皮间质转化。
MET基因异常激活主要有3种形式: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MET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是最常见的致癌 ME 突变,目前已批准的靶向治疗可用于ME 14外显子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所以本文重点介绍MET 14外显 跳跃突变阳性的肺癌。
分类
常见的MET异常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MET过表达:指MET表达过度,当基因表达的严格控制被打乱时,基因可能不恰当被“关闭”,或以高速度进行转录,引起机体出现改变。
MET扩增:见于2%~4%未经治疗的NSCLC,以及5%~20%获得EGFR抑制剂耐药性 EGFR 突变肿瘤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见于3%的肺腺癌和多达20%的相对罕见的肉瘤样组织学NSCLC。
发病情况
研究数据表明,约3%~4%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为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阳性肺癌。
另有研究显示,在肺肉瘤样癌中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占较高的比例,约为4.9%~31.8%。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在女性和不吸烟者中发生率较高。
在老年NSCLC患者中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发生率高于EGFR或KRAS突变。
诊断
MET突变阳性肺癌都是在诊断肺癌的基础上,进行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检测,基因检测结果不影响临床分期。
检测建议
晚期NSCLC患者应评估肿瘤有无驱动突变,可通过技术方法来帮助确定,从而指导治疗。推荐所有晚期NSCLC患者,应在诊断时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检测分法
现有的诊断相关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下一代测序(NGS)、反转录-PCR(RT-PCR)等。
FISH
FISH是评估MET的基因拷贝数(GCN)的金标准方法。
优势:可用多种样本,如组织样本、细胞学样本等,且样本量要求低,是基因易位检测的"金标准"。高通量检测(基因数量和变异类型),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但与产品探针设计覆盖度及生物信息分析能力有关。
不足:性价比差,罕见变异类型存在假阴性。检测周期较长,一般3~5个工作日。
NGS
通过揭示每个NSCLC的突变谱,下一代测序(NGS)与优化治疗更加相关。
优势:可用多种样本,如组织样本、细胞学样本、体液样本等。高通量检测(基因数量和变异类型),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但与产品探针设计覆盖度及生物信息分析能力有关。
不足:样本质量要求高,检测周期较长,一般7个工作日以上。
RT-PCR
优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不足:费用较高,无法检测未知的融合型、对RNA质量要求高。
治疗
特别提醒:MET突变阳性肺癌的治疗,总体上与其他类型肺癌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针对MET靶点的治疗,即MET抑制剂的应用,本部分仅对此进行介绍。
【提示】关于肺癌的整体治疗内容,请参考阅读肺癌
原则目的
治疗原则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治疗应当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即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侵及范围和发展趋向采取MDT的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
治疗目的
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药物
卡马替尼
适用情形
用于存在MET 14外显 跳跃突变的成人患者,尤其对于存在脑转移的患者有一定效果。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或脚肿胀、恶心、疲倦、呕吐及食欲不振,总体不良反应相对可控或可耐受。
治疗效果
有研究表明,从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总缓解率为6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2.4个月。
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总缓解率为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4个月。
特泊替尼
适用情形
用于存在MET 14外显 跳跃突变的患者。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手或脚肿胀、恶心、腹泻、血清肌酐升高和低蛋白血症等。
治疗效果
有研究表明,特泊替尼治疗的总缓解率为4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个月。
赛沃替尼
赛沃替尼已经在国内上市。
适用情形
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标准含铂化疗的、具有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水肿、恶心、呕吐、发热、转氨酶升高等。
治疗效果
赛沃替尼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经治疗后,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9.2%,疾病控制率为93.4%,缓解持续时间达6个月。
临床试验
目前还在临床试验中的药物主要有MET抑制剂glesatinib等。
治疗方案
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Ⅰ~Ⅲ期的患者,即便是MET突变阳性,也不推荐立即用相关靶向药物,而是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IV期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具体请严格遵医嘱。
Ⅳ期MET 14外显 跳跃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
在指南中,一般推荐参考Ⅳ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一线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请参考阅读Ⅳ期肺癌的治疗部分。
次要推荐才使用卡马替尼或特泊替尼。
在后线治疗中,可选用赛沃替尼。
Ⅳ期MET扩增的NSCLC治疗
MET抑制剂(如卡马替尼或特泊替尼)可以作为应用免疫治疗和化疗出现进展后的后线选择。
预后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预后整体上与其他类型肺癌大致相同,与肿瘤分期、分型、生化指标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
治愈情况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生存情况
整体而言,经过治疗的MET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总生存期改善明显,而且随着相关药物的问世,患者可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有研究证实应用卡马替尼治疗后,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一般可以达12.4个月。
肺癌的整体生存情况
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可以用5年生存率来评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
研究综合分 2000年至2012年几项较大规模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各期5年生存率如下。
非小细胞肺癌
分期5年生存率
Ⅰ期75%
Ⅱ期55%
Ⅲ期20%
Ⅳ期5%
小细胞肺癌
分期5年生存率
Ⅰ期45%
Ⅱ期25%
Ⅲ期8%
Ⅳ期3%
特别提醒
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可以用5年生存率(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来大致预估,5年后再次复发概率很低。
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等统计数据仅用于临床研究,不代表个人具体的生存期,肺癌患者的个人生存期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决定,建议咨询就诊医师。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情况和个人体质等。
肿瘤恶性程度低的患者,预后较肿瘤恶性程度高的好。
肿瘤分期中,属于临床早期的患者较临床中晚期的预后好。
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预后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好。
及早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较晚治疗的患者预后好;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较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预后好。
个人身体情况好的患者,较身体差的患者预后好。
日常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日常注意事项与其他类型肺癌没有区别。
肺癌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积极严格的日常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战胜癌症。
日常管理
心态与情绪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确诊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感,会害怕疼痛、被遗弃和死亡等。在医生和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患者需要尽快摆脱恐惧,正视疾病,积极遵医嘱治疗,对预后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
家人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症状。
建议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间期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肺癌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复发和降低死亡的风险。
保证睡眠:患者应该多休息,确保足够的睡眠。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中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过量糖类、油脂食品以及红肉和加工肉摄入,并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
保持健康的体重:适当活动,如慢走、太极拳、气功、呼吸操等,避免到人多拥挤处。
采取防晒措施:尽可能考虑使用物理屏障防晒,如戴帽子、穿带袖子的衬衫、避免正午期间直接晒太阳。
慎用保健品:从食物来源中获取营养而不能依赖于营养保健品。不推荐常规摄入营养保健品用于控制癌症。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如有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注意环境空气新鲜,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近。
避免危险因素
肺癌患者应避免接触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严格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避免居住或工作于布满灰尘、烟雾及化学刺激物品的环境。
雾霾天气建议避免或减少外出,若须外出,应戴防霾口罩。
病情监测
患者和家属要密切注意ALK抑制剂相关毒性引起的症状,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诊治。
随诊复查
肺癌治疗后都需要定期复查。复查目的在于疗效的监测,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检查以影像检查为主,如胸部CT、腹部CT或B超等。
复查内容
因MET突变阳性肺癌大多数属于中晚期的患者,因此具体的复查计划和项目,需要严格遵医嘱。
一般情况下,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或遵医嘱。
复查项目可能包括胸腹CT、骨扫描及PET-CT等。
特别提醒
随诊期间若出现剧烈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或有进行性乏力等其他不适,应及时返院复诊。
预防
MET突变阳性肺癌只是肺癌的一种分子分型,而肺癌又是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因此准确来说,普通人群预防肺癌应该是预防所有肺部恶性肿瘤。
癌症的预防主要是减少癌症的患病风险。可大致分为日常预防和定期筛查。
日常预防就是要减少或避免肺癌的危险因素,增加肺癌的保护因素。
定期筛查是指一般人群做好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进行肺癌筛查。
日常预防
坚持戒烟限酒:戒烟(包括卷烟、电子烟等),并远离被动吸烟。减少任何形式的酒精摄入。
做好职业防护: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石棉、铬、镍等致癌物质。
避免空气污染:室内污染,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外出个人防护: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如若必要,应戴防霾口罩。
及时规范治疗: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规范地接受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作息规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及营养均衡。
定期筛查
我国建议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
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有职业暴露史≥1年,包括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硅、煤烟和煤烟灰等;
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
注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注2: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筛查方法
一般推荐优选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肺癌筛查。
LDCT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大部分肺癌。
筛查频率
建议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年度筛查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对于肺部有结节性阴影的患者,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病因
肺癌的病因至今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异常及内外环境致癌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肺癌为什么会出现MET突变的具体病因更不明确,目前发现的可能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组织学因素等。
相关发病机制
MET基因有多种变异类型:包括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MET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其中MET 14外显 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主要变异类型。
MET 14外显 编码c-MET蛋白部分膜旁结构域,是c-MET的关键负性调控区,包含E3泛素连接酶c-Cbl酪氨酸结合位点(Y1003)。
MET 14外显子或其侧翼内含子的位点突变或缺失时可影响剪接序列,从而使前mRNA在剪接过程中发生MET 14外显子 跳跃,导致c-Cbl酪氨酸结合位点丢失,使c-MET蛋白泛素化减少,从而导致蛋白酶体或溶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率降低,MET信号持续激活,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
肺癌致病因素
目前认为,肺癌的发生与吸烟与被动吸烟、职业接触、空气污染、放射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节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硬皮病等)有关。
症状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肺癌没有显著区别,无法通过症状来判断是否属于MET突变阳性肺癌。
更多关于症状的内容,请参考阅读肺癌的症状部分。
一般临床上发现MET突变阳性肺癌时多为中晚期,因此症状主要表现为肿瘤外侵或转移的症状,如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等。
此外也会有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
就医
MET突变阳性肺癌的就医与其他类型的肺癌没有显著区别。
就医科室
肿瘤内科
当确诊为MET突变阳性肺癌时,建议去肿瘤内科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建议。
胸外科
适合手术的患者,可到胸外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就诊时,可能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请避免穿带金属拉链或扣子、装饰亮片等等含金属装饰的服饰。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咳嗽、咳痰,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痰中带血?
有没有胸闷气短,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乏力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病史清单
是否吸烟,多长时间,每天多少支?
是否有肺癌等恶性肿瘤家族史?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如肺结核等?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报告及分子检测报告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检查。
其他检查:磁共振(MRI)、PET-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MET抑制剂:卡马替尼、特泊替尼或赛沃替尼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病因
症状
就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