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长斑
概述
眼角皮肤出现不高于皮肤表面的斑片状皮肤损害
原因复杂,多见于皮肤病
涉及药物治疗、日常护理、激光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经过治疗多可改善
定义
眼角长斑是指眼角及其周边出现平于皮肤表面,触摸无法感知的、局限性的颜色变化性皮肤损害,根据斑的颜色、发病诱因、伴随症状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确诊。
严格意义的眼角,是指睑裂两端的角尖点,范围非常小,分别是内眦点、外眦点。
斑是指不高出皮肤表面的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
发生机制
眼角长斑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眼角皮肤真皮血管的炎性改变、舒缩功能障碍或解剖学结构异常可能会引起血管异常扩张;变态反应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可导致眼角长红斑。
眼角皮肤受各种因素影响,造成皮肤中的黑色素及脂褐素代谢异常、分泌增多、分布不均、沉着于皮肤上,可形成黑褐色斑。
眼角皮肤黑色素不足或缺乏时,导致皮肤出现局限性或广泛的色素脱失斑,形成白斑,外观为白色。
类型
根据斑块的颜色可以将眼角长斑分为红斑、黑褐色斑、白斑。
红斑
红斑的颜色也不是统一不变的,可以为淡红色、暗红色、紫色等,如鲜红斑痣。
黑褐色斑
种类很多,多表现为黑褐色,也可表现为其他颜色;同一种色素斑在不同阶段,也可以不同颜色。
雀斑可呈淡褐色至深褐色。
黄褐斑可呈淡褐色至淡黑色。
老年斑颜色可呈淡褐色至黑色。
黑变病的斑块可能为淡褐、深褐、灰黑色、蓝灰色、灰褐色。
太田痣可呈蓝灰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
白斑
常表现为乳白色或瓷白色的斑片。
表现
不同原因导致的眼角长斑,疾病诊断不同,症状及伴随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
症状特征
颜色不同
红斑
若眼角斑片,表现为红色不褪色斑点、斑片,若伴随瘙痒,形状与接触物品形状相似,常见于接触性皮炎。
若出现颧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可以延伸到眼角,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以双上眼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色斑片,闭眼近睑缘处可见明显扩张的枝状毛细血管,常见于皮肌炎。
黑褐色斑
若皮损为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黄褐色或褐色斑片,形状也不固定,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小如针头,也可大过米粒,常对称发生于面部,日晒后色素加深,多见于黄褐斑。
若眼角皮肤有显著色素沉着,日晒后颜色加深,伴随周身不适,体重减轻,食欲缺乏,阳痿、闭经或月经不规则等性功能减退等表现时,多见于艾迪生病。
白斑
眼角长斑若为白色斑片,如白癜风、炎症后白斑、斑驳病、贫血痣等。
若眼角斑片发白,单发、散发或泛发,孤立或对称分布,出现大小不等的乳白色或瓷白色色素脱失斑,多见于白癜风。
若眼角单侧长浅白色斑片,边缘不清晰,形态很不规则,周边呈树枝状,皮肤本身无其他改变,且冬季轻、夏季重,常见于贫血痣。
斑片数量
单一斑:多见于接触性皮炎。
多个斑:可见于雀斑、黄褐斑等。
发病人群
幼年发生眼角长斑:可见于鲜红斑痣、太田痣(眼上颚部褐青色痣)等。
青年:年轻女性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等。
中老年发生眼角长斑:多见于老年性雀斑、脂溢性角化、黄褐斑等。
分布
对称分布眼角长斑:可见于黄褐斑等。
非对称分布眼角长斑:可见于贫血痣、鲜红斑痣、太田痣(眼上颚部褐青色痣)等。
伴随症状
皮肤伴随症状
瘙痒是最常见的皮肤伴随症状,可见于接触性皮炎、白癜风等疾病。
皮肤外伴随症状
发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可导致中、低热,严重的多形红斑可能导致高热。
其他伴随症状
疲倦、乏力、食欲缺乏、肌痛、体重下降等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艾迪生病。
虹膜变色、眼球震颤、散光、智力迟钝等可见于斑驳病。
原因
导致眼角长斑的原因较多,可能是外界刺激所致,也可能与药物、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
疾病因素
炎症性疾病
如接触性皮炎,若眼角因接触特殊物质出现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可出现眼角及其周边出现形状规则的红斑。
色素性皮肤病
色素增多性疾病
雀斑: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致病基因定位于4q32-q34,可出现眼角等面部皮肤的褐色点状色素斑。
黄褐斑:为面部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斑,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种族及遗传等因素都可致病。
眶周黑变病:与遗传有关,导致眼周围皮肤因黑色素较多而出现色素沉着,可能只有下眼皮发黑,也可扩展到眉区及附近的颊部。
妊娠斑:妊娠期促黑素细胞激素、雌激素分泌增多,面颊出现呈蝶形分布的褐色斑。
炎症后黑变病:眼角皮肤创伤愈合后、眼角部皮肤炎症后遗留色素沉着。
色素减少性疾病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皮损侵及眼角可能导致眼角长白斑。
炎症后白斑:眼角部皮肤炎症后出现色素减退斑。
贫血痣:是一种先天局限性淡白斑。
斑驳病:常有家族史,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见于前额。
系统性疾病
艾迪生病:由两侧肾上腺皮质功能慢性减退引起,色素斑在日晒后颜色可加深,但不仅见于眼角。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多有系统损害。
非疾病因素
搔抓皮肤
若习惯经常搔抓局部皮肤,也会导致皮肤红斑。
化妆品使用不当
例如,含有干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白三烯的化妆品能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促进其增殖并合成黑色素,形成色素斑。
就医
少许或散在眼角斑点,无需特殊诊治,若范围较大,影响美观,或面积持续扩大,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通常建议就医。
眼角长斑,范围较大,或有进一步进展的趋势,影响美观。
伴随其他症状,如局部瘙痒不适、灼热、脱屑等。
就诊科室
眼角长斑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皮肤科。
儿童可以考虑先就诊于儿科。
或如果经医生判断为系统性疾病导致,可能会转普内科就诊,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眼角长斑有多久了?
是否有明显的诱因导致眼角长斑?
还有其他部位长斑吗?
还伴随哪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瘙痒、灼热等?
病史清单
眼角长斑有多久了?
是否有明显的诱因导致眼角长斑?
还有其他部位长斑吗?
近期是否接触过既往已知过敏原,或其他化学物品?
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是否处于妊娠期?或者绝经期?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
是否有家族史?
是否有日光过度暴晒?
是否就医过?诊断过什么病,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
相关检查
查体
一般情况:量体温、测血压等。
医生会重点查看眼角部位皮肤及眼周围皮肤,检查皮损颜色、形态特征、是否有脱屑、溃烂等,可能还会诊检查身上其他部位是否有类似皮疹。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血常规查看是否存在感染,血生化明确肝肾功能情况。
皮肤镜检查
通过光学放大等技术显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表皮下结构特征,详尽的观察皮肤表面,并判断局部是否存在炎症。
伍德灯检查
又称滤过紫外线检查,通过观察伍德灯照射皮肤损害部位所呈现特殊颜色的荧光,对色素性皮肤病有诊断价值。
病理检查
对于易混淆以及确诊难度较大的病例,可以进一步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均衡、健康饮食,提高睡眠质量。
过敏体质患者注意在使用化妆品等化学物品时先小面积试用,若使用后未出现过敏表现时再使用。
平常注意防晒,外出时注意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等。
饮食
避免过度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菠菜、芥菜、灰菜、木耳、胡萝卜、荠菜、香菇、芹菜、柠檬、无花果等。
心理调节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如因眼角长斑造成情绪困扰,可就医治疗。
专业治疗
对因治疗
眼角长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不同的疾病原因,治疗方案不同,下面简单介绍部分疾病的治疗。
接触性皮炎
炎症后黑变病
避免过度日晒光。
口服维生素C、E,必要时静脉滴注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
若色素沉着仅限于表皮,局部使用氢醌、外用壬二酸、a-羟酸等,或使用氢醌、维甲酸治疗。
也可使用激光治疗。
艾迪生病
寻找病因并治疗。
针对人体缺乏的激素进行补充替代治疗。
需要纠正已有的代谢紊乱,及时抢救肾上腺危象。
黄褐斑
可选择外用氢醌、增白剂(3%~5%熊果酸等)、遮光剂(5%二氧化钛霜),或进行果酸化学剥脱术。
或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C1、谷胱甘肽等。
或使用激光治疗、强脉冲光治疗。
白癜风
内服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如泼尼松。
光疗:常采用NB-UVB和308nm准分子激光/光治疗。
移植疗法:适用于稳定期节段型和未分类患者,与光疗联合可提高疗效。
脱色治疗:适合白斑面积大于体表面积95%的患者。
皮肌炎
糖皮质激素:是皮肌炎的首选药物,如泼尼松。
免疫抑制剂:当激素治疗不满意时加用,也可联合免疫球蛋白使用,效果较好。
另外,需要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
对症治疗
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伴随症状,应用相应药物,对症治疗。
瘙痒
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等,缓解皮肤瘙痒。
脱屑
可选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外用,保湿滋润局部皮肤。
灼热
若局部皮肤灼热不适,可对局部进行冷喷治疗,缓解皮肤急性症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