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发红
概述
头皮部位的血管发生充血、扩张而呈红色的症状
可观察到头皮局部或者广泛发红
由感染、炎症、过敏、肿瘤、遗传等疾病因素,或不良习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
出现头皮发红不能缓解或伴瘙痒、脱发、脱屑等,应及时就医
定义
头皮发红是指头皮表层血管在微生物、强烈日光、化学物质等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或者因免疫异常等,出现炎性反应,头皮部位的血管发生充血、扩张而呈红色的症状。
发生机制
头皮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炎症反应,表层血管发生充血、扩张,进而使头皮呈红色[2]。
表现
头皮发红表现为局部或者泛发性头皮红斑、水肿,可伴有头皮瘙痒、头皮屑增多、脱发、头皮油腻、头皮干燥等。
症状特征
头皮感染性疾病
头部出现丘疱疹、水疱,水疱清亮,部分有脐凹,见于水痘。
头皮出现红斑,红斑基础上有簇集分布的水疱,且长半边头皮,见于带状疱疹。
头皮炎症性疾病
头皮出现红斑伴有油腻性脱屑和轻度瘙痒,严重者可出现结痂、糜烂和渗出,见于头皮脂溢性皮炎。
头皮沿发际线或其他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上覆厚层鳞屑,皮损上毛发呈束状表现,见于头皮银屑病。
头皮过敏性疾病
头部突然出现红斑、风团,24小时内可完全消退,消退后无痕迹,但可于次日反复出现,并伴有瘙痒,见于荨麻疹。
遗传性疾病
皮损为大小不一的一个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表面光滑,偶呈疣状或结节状。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部和头皮,大多为单侧。可见于鲜红斑痣。
肿瘤性疾病
皮肤损害呈暗红、青紫或正常皮色,可略水肿或隆起,或是多个结节或肿块,边界往往不规则,逐渐扩大。
严重时可波及大部分面部及头皮甚至颈部,可以有溃疡形成。可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瘤,最常发生于老年人的头皮或面部。
伴随症状
伴发脱发:常见于头癣、盘状红斑狼疮、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
伴发头皮油腻:常见于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痤疮等。
伴发头皮干燥:常见于特应性皮炎、头皮糠疹等。
伴发毛发干枯:常见于营养不良、头癣。
伴随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可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瘤等肿瘤性疾病。
原因
疾病因素有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毛囊炎等。非疾病因素有日晒、化学刺激等。
疾病因素
常见疾病因素
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脂分泌增多,刺激头皮,可导致头皮发红。
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可引起头皮局部发红。
其他还有头皮糠疹、痤疮。
其他疾病因素
盘状红斑狼疮:可因免疫调节失常、紫外线、创伤、感染、药物等多因素,导致头皮、面部发生持久性盘状红斑、鳞屑等。
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皮肤和黏膜代谢发生障碍,引起头皮发红、头皮屑等。
外伤:发生撞击、刮伤,也可导致头皮损伤,发生头皮发红。
肿瘤:如血管内皮细胞瘤等。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刺激性洗发水、染发剂、止汗剂、发胶等刺激性较强的产品接触头皮后可导致头皮发红。
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头皮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刺激皮肤导致头皮发红。经常搔抓头部,或长期不洗头,可导致头皮部位发生细菌感染及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引起头皮发红和脱屑。
就医
若出现持续性头皮发红,伴瘙痒、脱发、脱屑等,或头皮出现片状紫红斑,且逐渐扩大,应及时就医。若发生外伤导致头皮损伤,应紧急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及时就医。
近期出现头皮发红伴瘙痒、皮屑增多、头皮干燥、毛发干枯、头皮油腻、出现皮疹、渗出或化脓等,需及时就医。
头皮发红伴有严重外伤,应紧急就医。
就诊科室
皮肤发红一般首诊于皮肤科。
若头皮发红伴有严重外伤,应去急诊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什么情况下开始发现头皮发红?
出现头皮发红多长时间了?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减轻?
身体其它部位是否有皮损?
有没有伴随疼痛、瘙痒等症状?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情况?
病史清单
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需要长期暴露于阳光下工作吗?
经常熬夜吗?
工作或生活压力大吗?
家里其他成员有没有出现相似的症状?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观察患者头皮发红的程度,是否伴有脱屑、皮疹等,是否伴有疼痛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病原学检查
头皮发红伴皮屑等症状,可进行涂片显微镜检,可用于了解是否存在致病菌感染。
患处的脓液或渗出液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若培养出菌落,并且可以明确菌种,有助于明确病因,并确定治疗方案。
皮肤镜(毛发镜)检查
斑贴试验
出现头部皮肤发红、湿疹样皮疹、剧烈瘙痒等症状,建议进行斑贴试验,可了解是否发生过敏性疾病。
若斑贴试验结果发现引起患者头皮发红的致敏原,可提示发生过敏性疾病,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等。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出现头皮发红诊断困难者,或怀疑肿瘤者,建议进行皮肤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可帮助确诊疾病。
缓解与治疗
头皮发红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偶发性头皮发红可进行家庭护理缓解症状。
伴随头皮瘙痒、疼痛、头皮屑增多等症状者根据相应疾病进行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
缓解措施
调整饮食
推荐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油腻、油炸、甜食,谨慎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避免饮浓茶、咖啡等,严格戒酒。
调整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
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外出注意防晒,可佩戴帽子、遮阳伞等。
专业治疗
头皮发红可由多种病因引起,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以下仅举例部分疾病的治疗,仅供参考。
脂溢性皮炎
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如复方咪康唑霜、复方益康唑霜。少量渗出、糜烂部位可用1%雷凡诺尔锌氧油、氧化锌油或糊剂、1%金霉素或0.2%呋喃西林软膏。头部皮损可用含酮康唑、焦油、吡硫锌、二硫化硒和水杨酸成分的洗发水洗头,每周2次。
特应性皮炎
外用药物:如皮质类固醇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润肤剂、中成药制剂。
系统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
荨麻疹
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口服药物:如咪唑斯汀缓释片、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
痤疮
常用药物
系统药物:抗生素(四环素类)、维A酸类(异维A酸)等。
物理治疗
利用激光的能量抑制皮肤内的油脂分泌,并且也可以消灭皮肤表面的细菌,有利于痤疮的消退,比如强脉冲光等。
利用红蓝光对皮肤表面进行照射,通常可以消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炎症,以此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
盘状红斑狼疮
头癣
头癣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服药、剪发、洗头、搽药、消毒五项措施联合。
带状疱疹
水痘
一般治疗:出水痘后一定要将患者先隔离,最好是多休息,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外出。保持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过凉的食物。
药物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的就是阿昔洛韦片,还有抗组胺类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如果合并感染,可加抗生素。
毛囊炎
系统药物:主要是抗生素,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等。
鲜红斑痣
血管内皮细胞瘤
需要肿瘤专科就医,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