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出油
概述
头皮皮脂分泌过多的一种表现
可观察到头发光亮油腻,可有鳞屑增多
生理及病理因素都可引起
养成良好的洗护习惯,避免熬夜、压力等不良刺激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
定义
头发出油又称头皮出油,表现为头皮皮脂溢出、头发光亮油腻、可伴有头皮鳞屑增多。
发生机制
遗传、激素、感染、炎症等多种因素参与头皮、头发出油的发病。
青春期后,雄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皮脂腺发育,使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分泌的皮脂通过毛囊开口到达头皮,导致头皮、头发出油多。马拉色菌过量增殖,其代谢产物可刺激头皮炎症,促进皮脂分泌增加。
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头发出油(头皮出油)表现各异,在出油的部位、是否伴有脱发,是否伴有瘙痒等不适,是否伴有皮疹等有所不同。
症状特征
头皮出油伴有不同程度的头发直径变细、头发密度降低,常与雄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油脂分泌多,常见于雄激素性脱发。
伴随症状
脱发: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后移和(或)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少部分表现为弥漫性头发变稀,发际线不后移。
瘙痒、疼痛: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导致的头皮出油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
皮疹:头皮出油伴有头皮炎性丘疹常见于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等此外,部分头皮出油患者可伴有面部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可见于痤疮。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因为压力大,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可引起头皮油脂分泌异常。反复出油,影响美观,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原因
头发出油(头皮出油)的原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头皮出油的常见原因,不代表一定会患某种疾病,如有不适需要就医明确诊断。
疾病因素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脂质分泌、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等多种内外源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头皮出油。
痤疮/毛囊炎:雄激素可通过促进皮脂腺细胞增殖,油脂分泌过多,促进促炎因子分泌与释放、促进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介导皮脂腺细胞自噬抑制等在痤疮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毛囊皮脂腺单位周围炎症可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多。
非疾病因素
生活习惯
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昼夜颠倒,睡眠质量差。不注意清洁,不能按需清洁头皮,清洁时间不够,未选用有效的洗发产品。
饮食因素
经常进食高脂高糖食物、辛辣刺激食物、饮酒等。
年龄
青春期阶段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脂分泌,会出现头皮出油的现象。
就医
就医指征
偶尔出现头发、头皮出油且逐渐好转者无需特殊处理,但持续反复发作,且症状较前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则需要就医进行处置。
就诊科室
头发、头皮出油通常建议首诊于皮肤科。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相应科室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头发、头皮出油出现的时间?
头发、头皮出油是否反复发作?
是否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是否伴有脱发、油腻性鳞屑等表现?
有无明显诱因,常见的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作息习惯?
患者面部否出现皮疹?
女性患者是否伴有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等症状?月经前皮疹是否加重?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雄激素脱发、脂溢性皮炎、痤疮、毛囊炎等?
头皮出油是否治疗过?曾应用过何种药物?疗效如何?
相关检查
查体
医生会重点检查头皮出油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哪个部位,是否伴有脱发、油腻性鳞屑或其他皮疹。
还可能进行拉发试验,嘱患者5天内不洗头,以拇指和示指轻力拉起含有五六十根毛发的一束头发,计算拔下的毛发数量,多于6根则为阳性。
常规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否有毛干粗细不均、毫毛增多或毛囊单位中毛发数目减少;是否有黄点征、黑点征、短发等表现。
真菌检查:在皮脂溢出部位用钝刀刮取鳞屑,放置于真菌荧光染色液,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真菌的菌丝及孢子。
其他辅助检查
通常无需其他特殊检查。
缓解与治疗
对于头发、头皮出油,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膳食应多样化,注意均衡饮食。避免不规律进食、挑食,摄入人体所需各种物质。避免油腻、高糖饮食,限制奶制品的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饮食。忌吸烟、饮酒。
生活习惯
避免头皮过度清洁,建议隔日清洗,水温不宜超过38℃,洗发要轻柔头皮,不可过度按摩。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
家庭常用非处方药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调节情绪,学会释放压力,如可以尝试慢走、瑜伽、慢跑等。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二硫化硒洗剂、酮康唑洗剂外用可缓解症状。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针对发病因素可更好地规范治疗。下面举例部分常见的病因的治疗原则,仅供参考。
雄激素性脱发
治疗方法包括系统用药、局部用药、毛发移植术等。
毛发移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低能量激光治疗、微针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脂溢性皮炎
痤疮和毛囊炎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