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水疱
概述
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一类腔隙性皮损
可观察到疱壁或薄或厚的局限性隆起,疱内液体可澄清或混浊
由外界刺激、感染性皮肤疾病或非感染性皮肤疾病等引起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等
定义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高出皮肤表面)​、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肤损害(简称​皮损)​,直径一般≤1cm。直径>1cm者称为大疱。
发生机制
皮肤局部炎症是形成水疱的重要因素,是表皮细胞发生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水肿、变性而形成。
水疱内的​液体通常是炎症引起的组织液,可以混合入血液或中性粒细胞变成血疱或脓疱。
各种原因引起真表皮分离,组织液填充可形成表皮下水疱。
表现
水疱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局限性隆起并且内含液体的皮肤损害,一般是肤色或透明,疱内液体澄清或稍浑浊,​部分炎性水疱周围有炎性红晕。
症状特征
位于角质层下的水疱,呈白色、发亮,一般没有炎性反应,疱壁薄,易破溃,稍微擦拭可以去掉不留痕迹,如白痱等。
位于棘细胞层的水疱,根据水疱位置不同,疱壁也薄厚不一,大部分略厚易破溃。见于红斑型、落叶型、寻常型天疱疮,水痘、带状疱疹等。
位于表皮下的水疱,疱壁较厚,因此不容易破溃。​见于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
伴随症状
神经痛(如单侧皮肤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水疱​、红斑)、烧灼、疼痛感,常见于带状疱疹。
伴瘙痒,常见于水痘、湿疹。
伴皮肤大片红斑,常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红斑型天疱疮等。
口腔糜烂、溃疡,常见于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等。
原因
水疱主要由感染性皮肤疾病或非感染性皮肤疾病,如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等因素引起,也可能由药物引起。
疾病因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如接触衣服染料过敏导致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会导致皮肤出现急性变态反应,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红肿和水疱。接触化妆品或染发剂后,严重者也可出现变态反应,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
其他如湿疹、汗疱疹等。汗疱疹常发生于手掌、足底、指(趾)屈侧皮肤的水疱性疾病,是湿疹的特色类型。
​真菌感染
比如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水疱型手癣、足癣。
​细菌感染
如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大疱性脓疱疮,也可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由凝血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也可出现水疱。
​病毒感染
可​导致皮肤细胞受到破坏,最后局部形成水疱,比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水痘等可​形成明显水疱。
​自身免疫性疱病
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等。
​其他
非疾病因素
机械物理因素
局部摩擦或者受冷、受热,如烧烫伤等,可以引起局部皮肤损伤,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卡马西平别嘌醇、抗结核药等可能导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除了会在皮肤表面形成松弛易破的水疱,还会伴有大片皮肤红斑等。
就医
建议患者根据水疱严重程度及自身对皮肤美观的要求就诊。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若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广泛发生的隆起性皮损,并伴有疼痛或瘙痒时,建议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提示病情比较危重,建议立即就医。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皮肤科重症之一,不规范治疗可导致疾病反复,最终危及生命。这类疾病特点是水疱松弛、易破,同时可能伴有口腔溃疡等,或同时伴有面部亮红色红斑和结痂。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类型之一,起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需要尽早诊治。其特点是除了松弛的水疱,常伴有皮肤红斑,痛感明显,发生前常使用过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结核药、卡马西平别嘌醇等。
根据自身对皮肤美观要求,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出现水疱一般首诊于皮肤科。
若患者因为烧伤或外伤引起水疱,应就诊烧伤整形科或急诊科。
伴皮肤大片红斑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建议立即到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发现水疱多久了?
发病前有无诱发因素?
水疱是否近期加重或减轻?
水疱位于什么部位?分布特点?
水疱是否很容易擦破?
是否伴随有瘙痒?
是否伴随有神经痛
口腔、生殖器黏膜是否出现水疱、溃疡?
病史清单
平时做什么工作?
最近有接触相关刺激性物品吗?
是否有起病前用药史,如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结核药等?
家里其他成员有没有出现相似的症状?
学校或幼儿园等群居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疾病?
既往是否有过类似表现?
皮损局部是否长期遭受摩擦,或者有冻伤、烫伤经历?
是否接受过治疗?疗效如何?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观察水疱的大小、数目、颜色和部位等。
必要时完善尼氏征检查,阳性者提示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等。尼氏征又称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是皮肤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之一,用于检查水疱和大疱的位置是在表皮内还是在表皮下。
实验室检查
局部真菌涂片、疱液DNA检测及培养可以协助明确病原体。
血常规、IgE检测协助判断过敏状态,IgE阳性提示I型超敏反应疾病。
疱疹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提示疱疹病毒感染。
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还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查等。
特殊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因检测排除遗传性大疱性疾病、电镜检查等。
缓解与治疗
水疱大多​无需紧急救治,根据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进行处理,但也有例外,如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需要立即急诊就医,及时治疗。
缓解措施
调整饮食
合理饮食,建议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不抽烟,少喝酒。
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冻伤。
过敏体质者慎用易致敏药物,尤其是因疾病需要使用卡马西平、别嘌呤醇等药物时,最好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检测。
忌用手挤压水疱等皮损。
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如带状疱疹、水痘等。
一旦水疱破了,必要时可自行涂抹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红霉素等乳膏,同时应注意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衣着可宽松舒适,内衣建议选择纯棉材质。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不建议主动弄破水疱,若水疱破裂可外涂聚维酮碘及莫匹罗星。
皮肤损害处避免沾水,防止细菌感染。
对因治疗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
外用药物:涂阿昔洛韦乳膏​或者喷昔洛韦乳膏
口服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口服。并辅以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
水痘
一般治疗:出水痘后一定要将患者先隔离,最好是多休息,不要外出。保持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不吃​容易过敏的食物。
药物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的就是阿昔洛韦片,还有抗组胺类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如果合并感染,还要加抗生素​。
湿疹
一般治疗:少用碱性肥皂,减少刺激,勿挠抓,保持皮肤湿润;
外敷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渗出时使用硼酸湿敷;亚急性的用氧化锌油或者糊剂;慢性的皮肤增厚使用膏剂治疗。
手足癣
局部治疗:常用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其他阿莫罗芬环吡酮胺等,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用不同剂型。对于角化型手足癣可加用角质剥脱剂,如尿素、水杨酸或乳酸制剂。
系统治疗:外用药物依从性差者、患者要求口服药物者,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治疗。
大疱性脓疱疮
外用药物:选择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清洁皮肤后,每晚将其涂抹在患处,持续一周。
一般治疗: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病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需要及时就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能擅自减量及停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