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
概述
由人疱疹病毒感染导致,以皮肤黏膜水疱病变为主的一类病毒性疾病
皮肤黏膜上存在单发或多发的水疱,伴有疼痛、瘙痒及全身症状
人疱疹病毒感染或潜伏的病毒再次活跃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缩短病程,防止后遗症发生
定义
疱疹是由于人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皮肤、黏膜出现水疱为主要病变的一类疱疹病毒性疾病。疱疹并非临床上规范诊断的疾病,临床根据不同的人疱疹病毒感染类型进行具体诊断。
皮肤表现为凸起的、内含液体的水疱,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患者会有瘙痒或疼痛的感觉、部分还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疱疹临床症状在初次感染后即可发生,皮疹消退后人疱疹病毒仍潜伏在人体内,但出现某些诱因时,病毒可被再次激活导致症状复发。
分类
疱疹病毒性皮肤疾病按照病因和症状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3类。
单纯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
最常见于1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见于1~5岁儿童,预后良好,预计在 10 至 14 天内恢复。
新生儿单纯疱疹
最常见于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严重者病情凶险,需及时救治。
疱疹型湿疹
又名Kaposi水痘样疹,常发生于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
接种性疱疹
皮疹局限在接触部位,表现为多发的水疱。发生在手指部位的疱疹,位置较深,称疱疹性瘭疽。
复发性口面部疱疹
好发于口周、鼻周、口腔黏膜等部位,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与原发感染相比,复发性疱疹症状轻微,持续时间更短,全身受累较小。
生殖器疱疹
可能由1型或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外阴、肛门生殖器皮肤黏膜引起,在生殖器皮肤表面或更深处出现疱疹。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导致。
多见于儿童,皮疹逐渐变化为多发的水疱,多伴有剧烈瘙痒。
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肺炎、脑炎。
带状疱疹
由潜伏在神经细胞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化引起。
发疹前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同时也伴有局部皮肤的灼痛。
皮疹特征为沿神经单侧分布的簇集的水疱。
部分患者在皮疹痊愈后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发病情况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多见于0.5~2岁婴幼儿,复发性单纯疱疹可见于各年龄组。
1型疱疹病毒初发感染多出现在5岁以下的幼儿,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感染,是通过接吻或者生活中其他密切接触造成的感染。2型疱疹病毒初发感染多见于成人,通过性密切接触传播,导致生殖器部位感染。
水痘
水痘的发病时间遍布全年,但冬季及春季较为严重,儿童时期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带状疱疹
在50岁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据报道,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情况为每年每千人有3~5人发病,亚太地区为每年每千人有3~10人发病,并逐年递增2.5%~5.0%。
带状疱疹的住院率为每年每10万人有2~25人住院,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有0.017~0.46人,复发率1%~6%。
病因
致病原因
单纯疱疹
导致单纯疱疹的是人疱疹病毒1、2型,1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抵抗力低下或免疫功能受损会诱发疾病。
水痘和带状疱疹
导致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为人疱疹病毒3型,具有强传染性。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的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在儿童期或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在体内潜伏,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复发, 引起带状疱疹。未患过水痘的儿童或成人,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也可得水痘。
诱发因素
当患者受到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的因素影响时,容易发生人疱疹病毒的感染或者是潜伏病毒的激活。
相关因素如:发热、受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等)、劳累、机械刺激或创伤、患有细胞免疫缺陷类疾病如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发病机制
人疱疹病毒感染后,局部增殖造成初次感染,然后沿着神经末梢上行至神经节内长期潜伏。
当受到某些诱因导致免疫力低下时,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被激活,导致疱疹复发。
症状
主要症状
感染人疱疹病毒后,皮肤可出现凸起的、内含液体的水疱,患者会有瘙痒或疼痛的感觉、部分还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单纯疱疹
可有低热、头痛、咽喉疼痛、下颌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皮肤出现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成表浅溃疡,疼痛感明显。好发于口周、鼻周、外阴,也可见于口腔黏膜等部位。病程1~2周。
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
口腔或口周出现水疱溃疡性病变,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也可开始就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新生儿单纯疱疹
头皮、口腔、结膜出现水疱糜烂性病变。严重者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造成病毒播撒,病情凶险,需及时救治。
疱疹型湿疹
接种性疱疹
皮疹局限在接触部位,表现为群集性水疱。发生在手指部位的疱疹,位置较深,伴有疼痛。
复发性口面部疱疹
口周、鼻周、口腔黏膜等部位,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的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可融合。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融合。与原发感染相比,复发性疱疹症状轻微,持续时间更短,全身受累较小。
生殖器疱疹
在生殖器皮肤表面或更深处如女性宫颈黏膜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并伴有疼痛,烧灼感等前驱症状。经常出现全身症状,例如头痛、发烧、不适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水痘
全身症状
可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
皮肤表现
皮疹会在发热的同时或1~2天后出现。常在24小时内出现全身性水疱,躯干和头面部密集,四肢相对少,呈向心型分布。
初期发生的是成批的小红斑,数小时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伴剧烈瘙痒。
病程发展
症状平均潜伏期为14天,皮疹1~2周结痂脱落。
带状疱疹
全身症状
发病前常先感到局部疼痛、轻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前驱症状。也可以无任何症状。
皮肤表现
皮肤先出现红斑,继而皮疹呈簇集状突出皮面,发展成水疱,水疱的疱壁紧张,周围出现红晕。
皮疹往往沿着一侧神经分布呈带状,不超过体表中线。
病程发展
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可波及眼底引起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耳带状疱疹:表现为耳道或者鼓膜疱疹,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播散性带状疱疹:主要见于身体抵抗力严重低下的患者,在受累的皮肤(单侧带状)以外出现20个以上的皮疹。
并发症
新生儿感染
为新生儿单纯疱疹的并发症,多见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造成新生儿感染、多脏器受损、神经系统感染等。
水痘脑炎、水痘肺炎
水痘的并发症较为少见,除了出现水疱皮疹之外,水痘脑炎、水痘肺炎还有以下症状。
水痘肺炎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憋、气紧、呼吸困难等。
水痘脑炎还表现为头痛、呕吐、眩晕、嗜睡、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最常见的带状疱疹并发症,为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明显扰乱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及时治疗。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使用外用药物涂抹,以免影响原发皮疹形态。
就医前避免过度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行为。
就医前避免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水疱的?出现水疱前有其他不适吗?
出现水疱的部位在哪里?形态如何?
有无疼痛、瘙痒、发热等症状?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患过疱疹吗?在什么位置?
和其他疱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血清抗体检查。
病原体检测或分离培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物: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疱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一般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做出明确诊断。
病史
曾出现过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疲劳、创伤、患有系统性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
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
可有低热、头痛、咽喉疼痛、下颌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
口周、鼻周、外阴,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群集性小水疱,易破溃形成溃疡,伴疼痛。
水痘
最先可发生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躯干和头面部等处出现红斑,继而发展成多发性水疱,伴剧烈瘙痒。
带状疱疹
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发疹前局部皮肤可出现疼痛、灼热感。
皮肤出现呈簇状分布的红斑,继而变成水疱,沿着身体单侧分布。
实验室检查
临床主要根据典型症状做疾病诊断,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从疱疹基底部取材进行涂片染色检查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查细胞内的病毒抗原有助于快速诊断。
病毒培养可以确认人疱疹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皮疹为红色隆起性皮疹,常成对或成簇出现,多分布在暴露部位比如四肢,一般不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脓疱疮
脓疱疮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形成黄色脓痂,常见于儿童,好发于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者皮疹呈离心性分布, 在四肢远端及手足部位出现疱疹, 不结痂;不痒,可有疼痛。而水痘患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在头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分布,常伴剧烈瘙痒。
治疗
治疗目的: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或减轻并发症。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系统性抗病毒药物
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定相应的疗程。
外用治疗药物
外用治疗以抗病毒、干燥、消炎为主。
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或2%莫匹罗星软膏等。
眼部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碘苷滴眼液,禁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继发感染时需用夫西地酸、莫匹罗星软膏。
退热治疗
特殊治疗
带状疱疹的镇痛治疗
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若出现神经痛,需用药及时缓解疼痛。
对于轻中度疼痛,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种药物不能够长期大量使用,症状缓解要遵医嘱及时停药。
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刺激症状,服用后患者有可能出现胃区烧灼感、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
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等。
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口干、水肿、视物模糊、体重增加、思维异常等。也可能引起躯体依赖性。
孕妇慎用,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17岁的患者不宜使用。
疱疹性龈口炎的治疗
对疱疹性龈口炎需要保持口腔清洁,需用含漱溶液。
预后
治愈情况
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皮疹多能自行消退,达到自愈。
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可出现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
预后因素
早诊早治
早期确诊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缩短病情的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等不利于疱疹的康复。
患者身体素质
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都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年老、小儿、及营养不良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危害性
疱疹具有传染性,容易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给他人。
疱疹会对患者成心理压力,导致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如后遗神经痛将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日常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疱疹患者应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富含维生素及营养均衡的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入。
生活管理
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适当的运动,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减少学习工作安排,注意休息。
疱疹发生时避免与他人接触,避免传染他人。
心理调节
长期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都会导致疱疹的复发,患者应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
皮肤管理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造成继发感染。
尽量穿棉质宽松的衣物,衣物被单勤清洁。
预防
疫苗接种
高危人群如儿童、接触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的人群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疫苗可大大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减少与疱疹患者的密切接触
疱疹具有传染性,减少与疱疹患者的接触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生殖器疱疹发作及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需要对水痘患者进行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并且要对患者的生活区域、衣物、用具通过煮沸、暴晒等方式消毒。
提高自身抵抗力
通过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证睡眠质量来提高自身抵抗力,在自身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潜伏的疱疹病毒不易被激活,发病几率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