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萘酯酶染色
概述
造血细胞内的醋酸萘酯酶(NAE)在近中性条件下可水解底物α-醋酸萘酯,α-醋酸萘酚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胞质中出现有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NAE染色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适宜人群
白血病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骨髓穿刺。
检查前
妊娠中晚期患者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检查时
根据穿刺部位,患者需要准备适宜的体位。
若在髂前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仰卧位。
若在髂后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侧卧位或俯卧位。
若在棘突穿刺,患者准备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检查后
48~72小时内,保持穿刺处皮肤干燥,避免淋浴或盆浴。
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参考区间
阳性反应为胞质内出现灰黑色至棕黑色弥散性或颗粒状沉淀。“-”为胞质中无阳性颗粒;“±”为胞质中可见细小阳性颗粒;“+”为胞质显现均匀的浅色阳性产物,占胞质<1/4;“++”为胞质显现均匀的灰黑色阳性产物,占胞质<1/2;“+++”为胞质充满棕黑色阳性产物;“++++”为胞质充满致密的呈团块状的黑色阳性产物。
(数据来源: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临床意义
本染色法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细胞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但单核细胞中的酶活性可被氟化钠抑制,故在进行染色时,常同时做氟化钠抑制试验。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其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些例外,NAE可呈明显的阳性反应,且被氟化钠抑制。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