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间擦疹
概述
由于潮湿、摩擦等原因引起的皮肤褶皱部位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皮肤褶皱部位潮红、浸渍、糜烂、渗液等
与湿热环境、摩擦、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等有关
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
定义
间擦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好发于皮肤褶皱部位或黏膜皮肤交界处,如腹股沟、腋下、乳房下、指缝等。通常可表现为皮肤潮湿肿胀,呈暗红色斑,还可能会出现浸渍、糜烂、渗液等,有时可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
发病情况
间擦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具体发病率研究数据。
多好发于夏日湿热季节,任何年龄、任何种族人群均可发病。
病因
间擦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主要与湿热环境、摩擦、感染、分泌物刺激等有关。
致病原因
湿热环境
若长时间处于潮湿、炎热环境中,空气流动性较差,皮肤褶皱部位透气性差,汗液浸渍,可能导致皮肤局限性潮红,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浸渍、糜烂、渗液等。
摩擦
皮肤皱褶部位空间较小,皮肤常紧贴在一起,产生摩擦。如穿着材质偏硬的衣物活动时会加重摩擦刺激,可使皮肤角质层脱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皮肤炎症反应。
感染
在湿热环境下,常滋生细菌或真菌,可加重炎症反应。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等)和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等)。
分泌物刺激
分泌物刺激主要指患者自身汗液、尿液、粪便、白带等,若不能及时清理,长时间刺激皮肤皱褶娇嫩部位,可能引发皮肤炎症。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间擦疹发病风险,具有以下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间擦疹的高危人群。
多汗症病史者。
患有糖尿病者。
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者。
长期卧床、二便失禁者。
肥胖者。
从事接触水源较多的职业者。
症状
间擦疹的主要症状包括典型皮疹、瘙痒疼痛等,同时还可能出现其他继发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典型皮疹
常见皮肤褶皱部位潮湿肿胀,呈红色或暗红色斑,还可能出现浸渍、糜烂、渗液。
皮损常发生于皮肤皱褶处,如指缝、颈部、乳房下、腹股沟、臀沟、腋窝、肘窝、脐窝、会阴等。
皮损范围与皮肤褶皱范围基本一致,边界清楚。皮损边缘可因长期浸润出现发白且较软的鳞屑
瘙痒疼痛
瘙痒、疼痛为间擦疹最常见的一般症状,通常瘙痒较为剧烈,疼痛主要表现为灼痛。
其他症状
间擦疹还可能出现其他继发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分泌物渗出和不良气味等。
分泌物渗出
若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如链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等,可在糜烂、渗液基础上,渗出分泌物,甚至出现黄色脓苔等。
不良气味
若因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出现脓性分泌物时,常可伴有难闻的臭味。
并发症
淋巴结炎
当间擦疹炎症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邻近部位的淋巴结炎
患者可出现皮损邻近部位淋巴结肿大,伴疼痛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若皮肤褶皱部位出现潮湿肿胀、红色或暗红色斑、浸渍、糜烂、渗液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小儿内科
若婴幼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可前小儿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可通过手机拍照记录病情发展变化及特点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前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错误处理而延误病情。
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就诊,方便全身体格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皮疹具体分布在哪些部位?
皮疹形态有无变化、进展?是否有变大、扩散?
是否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近期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内?
是否近期穿着不透气或材质偏硬衣物导致皮肤摩擦频繁?
是否有多汗症、糖尿病、长期卧床、二便失禁等病史?
是否从事接触水源较多的职业?
是否使用过药物治疗?若有,具体诊治过程及效果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病原菌镜检、病原菌培养等)。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
抗生素类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拉霉素片等。
抗真菌类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外敷溶液:如3%硼酸溶液、康复新液、0.1%苯扎氯铵溶液等。
诊断
通常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皮肤科查体、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间擦疹。当皮损不典型,诊断困难时,可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以下并非疾病诊断必需,但若有以下病史,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近期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内。
近期穿着不透气或材质偏硬衣物导致皮肤摩擦频繁。
多汗症、糖尿病、长期卧床、二便失禁等病史。
肥胖者。
从事接触水源较多的职业。
临床表现
症状
皮肤褶皱部位潮湿肿胀,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浸渍、糜烂、渗液等,可伴瘙痒灼痛。部分患者可在糜烂、渗液基础上,渗出分泌物,甚至出现黄色脓苔等,还可伴有难闻的臭味。
体征
患者皮疹分布位置处于皮肤褶皱部位,皮损大小与皮肤褶皱范围基本一致,皮损可出现潮红、糜烂、渗出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特殊情况下可完善下列检查。
血常规
通过外周血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有无发生全身感染征象。
当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升高提示感染,对间擦疹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病原学检查
主要包括病原菌镜检、病原菌培养。
用拭子在患者皮疹处取渗出液或分泌物等,革兰氏染色后进行病原菌镜检,或直接进行病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对间擦疹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对于不典型、诊断困难的皮损,为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切取部分皮损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间擦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皮肤红斑、渗出等,伴瘙痒。
不同点:急性湿疹的发病部位不定,可能发生于全身任意部位,皮疹境界不清,渗出明显,容易复发。而间擦疹主要发生于皮肤褶皱部位,皮损范围与皮肤褶皱范围基本一致,边界清楚。
股癣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处皮肤红斑,伴瘙痒。
不同点:股癣皮损一般呈由内向外发展的环状红斑丘疹,还可能出现水疱鳞屑,中心有自愈倾向,边缘炎症较明显,真菌镜检呈阳性。而间擦疹红斑无特定形态,皮损范围与皮肤褶皱范围基本一致。
反向银屑病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皮肤红斑伴少量脱屑,主要发生在四肢屈侧、腹股沟、腋窝等皮肤褶皱部位。
不同点:反向银屑病主要可表现为有光泽的红斑,而间擦疹皮损呈潮湿红斑或暗红斑,必要时可行皮肤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皮损形态,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等。
治疗原则:间擦疹的治疗原则因人而异,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一般治疗
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湿热环境,及时通风。
避免皮肤过度摩擦,尽量穿着较为宽松的棉质衣物。
若为多汗等各类体液分泌过多导致的间擦疹,可用温水清洁后及时蘸干或用凉风吹干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常见药物有地奈德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
适用于初期,皮损未出现糜烂、渗液等破损时,主要可以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瘙痒等不适。
长期应用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刺激、皮肤萎缩、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使用。对该类药物过敏者、合并细菌及病毒性皮肤病患者禁用,妊娠期患者慎用。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抗生素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拉霉素片等。
适用于有严重糜烂、渗液,伴黄色脓疱等症状,病原菌检测合并细菌感染的间擦疹。若外用抗生素药物效果不佳,可选择口服敏感抗生素。
注意对以上药物过敏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用药需谨遵医嘱。
抗真菌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适用于病程较长,病原菌检测合并真菌感染的间擦疹。
该类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刺激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外敷溶液
常用药物有3%硼酸溶液、康复新液、0.1%苯扎氯铵溶液等。
适用于糜烂、渗液较重的间擦疹。该类药物湿敷可以收敛创面、消肿抗菌。待创面干燥后可使用其他膏状药物继续治疗。
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若使用过程中出现瘙痒、灼热、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冲洗,停止使用,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间擦疹通常通过一般治疗和适当药物治疗后可以治愈,预后较好。
糖尿病患者、多汗症患者、长期卧床二便失禁者、肥胖者以及从事接触水源较多的职业人群等,在治疗过程中,其致病因素难以完全去除,病情容易反复,甚至转化为慢性皮肤炎症。
预后因素
间擦疹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因素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中,长期穿着透气性差、材质偏硬的衣物。
治疗不及时、不规范。
合并严重细菌、真菌感染等。
合并淋巴结炎等并发症。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白菜、芹菜、苹果、香蕉等,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等。
生活管理
注意远离湿热环境,保持皮肤干燥清爽。
尽量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肥胖者应适当运动,科学减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心理支持
由于间擦疹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理压抑等情况时,亲友可增加陪伴,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病情监测
日常注意观察皮损有无破溃、渗液等。
若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如皮损渗出是否逐渐干燥、皮损面积是否逐渐缩小等。
若出现无法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皮肤局部刺激、疼痛其他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间擦疹一般为急性起病,病情变化较快,需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定期随诊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有无进展复发。
若在治疗过程中,为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建议在用药1~2周以内复诊。若患者监测到病情突然变化较大,可及时复诊。
复诊时专业医生会检查患者皮损分布、大小、颜色、形态、质地等变化情况。同时可能会完善血常规、病原菌检测等检查项目。
预防
间擦疹通常可以有效预防,可通过以下的健康生活方式或行为等,来降低发病的风险。
注意远离湿热环境,保持环境通风。
尽量穿着宽松棉质衣服,减少皮肤摩擦。
多汗症、长期卧床、二便失禁者,及时清洁皮肤,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免疫力。
糖尿病患者注意合理控制血糖。
肥胖者适当运动,科学减重。
从事接触水源较多的职业者,工作时可选择佩戴手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