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
概述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成年女性。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是一种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在房室结(一般为慢路径)释放射频电流,造成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传导以治疗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技术。因其治疗创伤小、治愈率高,已成为根治本病的方法。
麻醉方法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法
2.术前准备
(1)完成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甲状腺功能和生化检查。
(2)记录窦性心律和心律失常发作时的12导联常规体表心电图
(3)消融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4)胸部X线片。
(5)心脏和肺静脉CT或MRI检查。
(6)术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并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适应证
对于AVNRT发作频繁、药物治疗不佳、不能耐受或不愿长期服药预防及发作时症状严重者可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操作方法
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分为前位法和后位法,前位法的目的是消融快路径的逆传支,由于损伤希氏束而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增高,且术后出现P-R间期延长,不符合电生理情况,已不再推荐使用。目前,首选后位法(即慢路径消融法),局部麻醉后,一般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上肢贵要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到达相应部位,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放电消融。
1.心内电生理检查
通过放置4根电极导管在高位右心房、右心室前间隔(希氏束部位)、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心尖部,来记录基础和心动过速下的心脏内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的心电活动来明确房室结双径路和AVNRT的诊断。程序性高位右心房刺激可帮助描绘房室结传导曲线,明确了房室结双路径的存在后,进一步明确心动过速时心房、希氏束和心室的激动顺序,必要时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动过速。
2.靶点选择与标测
消融靶点首先在中、下1/3段交界处(即多位于三尖瓣瓣环和冠状静脉窦窦口之间的峡部)附近标测,若消融无效可向下或略向上寻找标测,但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局部双极心内膜电图呈碎、宽、小的A波和大V波;②局部心内膜电图无希氏束点位;③电极稳定贴靠于间隔。
3.射频消融
放电靶点位置确定后即可开始消融治疗,一般采用温度控制消融,射频消融功率为25~40W。消融过程中观察有无交界区搏动,以判断每次放电过程是否有效。如放电10秒后无效,须停止放电,重新标测,如有效则持续放电60~120秒。
消融终点
消融后出现以下情况,即表示治疗成功:①房室结跳跃现象消失,慢路径前传功能消失。②房室结跳跃现象未消失,慢路径前传功能消失。③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AVNRT。④心房程控刺激和递增性心房起搏不能诱发AVNRT。
注意事项
1.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等心力衰竭症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术中应警惕发生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
术后护理
1. 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形态,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
2.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麻醉方法及术前准备
适应证
操作方法
消融终点
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