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概述
概述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指继发于其他病因或在某些疾病基础上发生的血小板减少,可继发于多种原因及疾病,临床上很常见。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相对应。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口腔血疱、月经过多、血尿、黑便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血液病科
别名
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症状
黏膜出血、口腔血疱、月经过多、血尿、黑便等。
危害
可引起出血、血尿等,严重者可见颅内及重要脏器出血。
检查
血常规、血涂片、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检查等。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或针对原发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治愈性
有效治疗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痊愈。
饮食建议
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
病因
病因
本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化学或物理因素,输血,其他疾病(炎症、肿瘤、HIV、免疫性疾病、病毒、血液病)等。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常在再次用药时出现;其前期症状有过敏样表现,如发热、寒颤、嗜睡、瘙痒、荨麻疹等。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全身皮肤紫癜,鼻出血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等症;无效性血小板生成: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个别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甚至增加。血小板生成素缺乏: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见于女性,其发作常与月经一致,月经期血小板减少,出血量增多。脾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当有脾大时,如门脉高压症、淋巴瘤结节病等,血小板计数可减少。
诊断依据
有明确的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药物应用史或基础疾病等。多次化验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并排除假性血小板减少。除血小板减少外,可有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佳、束臂试验阳性、止凝血检查正常。
治疗
治疗方针
去除病因或针对原发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包括停服可疑药物,出血严重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浆置换治疗,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服可疑药物,避免使用对血小板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停药后出血即可好转,大多在7~10天恢复正常。出血严重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浆置换治疗。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一般在感染控制后2~6周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手术治疗
脾功能亢进者,可做脾切除。
预后情况
预后一般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缓解阶段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以增强体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和感冒,防止外伤。
饮食调理
饮食要有规律,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忌食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