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诊断
概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诊断是指根据实验室检查所得的结果或数据,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方法,主要方法有血常规、骨髓检查等。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中嗜异性抗体阳性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和血涂片
2.骨髓检查
多无特异性改变,淋巴细胞可能稍多,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但不如血涂片明显,组织细胞可增多。
3.嗜异性抗体检测
常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第2~3周滴度最高,一般能在体内保持3~6个月或更长时间。
4.EB病毒抗体检测
在急性期,抗病毒壳抗原的IgM抗体可首先出现,并很快达高滴度,以后在数周内消失;而抗病毒壳抗原的IgG抗体,在发病2周时达到高峰,以后以低水平持续存在终身;抗膜抗体是病毒的中和抗体,其高峰出现虽然较迟,但以后可持续终身。
5.其他
临床意义
血常规和血涂片检查、骨髓检查、嗜异性抗体检测均为诊断的依据,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中嗜异性抗体阳性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疾病,所以EB病毒抗体检测也有助于诊断;生化检查等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断。
目录
概述
实验室检查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