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
概述
是利用穿刺针获取组织从而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通过穿刺病灶获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等
穿刺活检可分为粗针穿刺和细针穿刺两种方法
定义
穿刺活检是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彩超、CT等)引导下进行定位,利用穿刺针获取组织后,从而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分类
穿刺活检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粗针穿刺和细针穿刺两种方法。
粗针穿刺
粗针穿刺能够取得相对多的组织,除判断病灶的性质(即良、恶性)之外,还可以进行免疫组化、病理分型等较为详细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
细针穿刺获得组织较少,仅能进行病灶性质(即良、恶性)的判断等较为简单的细胞学诊断。
细针穿刺还可在手术当中应用,在诊断后即可施行手术,缩短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间隔。
检查目的
虽然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病灶,但利用穿刺活检获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进一步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等。
适用人群
穿刺活检适用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无法明确诊断的占位性病变,以及需要明确病理类型从而指导治疗等情况,包括甲状腺疾病、肺部疾病、乳腺疾病、肝脏疾病、前列腺疾病、淋巴结肿大、肾脏疾病等人群。
甲状腺疾病
主要适用于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群。
甲状腺癌与良性结节早期时体征相似,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需及时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判断。
病理检查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已成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准确和性价比较高的方法,可用于筛选适宜手术的人群,有利于降低良性结节的手术率。
肺部疾病
主要适用于肺CT发现肺部出现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人群。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切取病变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检查,已成为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金标准。
乳腺疾病
主要适用于怀疑乳腺癌的人群。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因此,通过影像学技术引导穿刺活检对诊断乳腺疾病有重要意义。
肝脏疾病
主要适用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无法明确的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人群。
肝脏占位性病变病理类型多,预后差异大,获取准确的病理类型对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虽然增强CT、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技术在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金标准。
体表淋巴结肿大
主要适用于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的人群。
由于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较为复杂,且不同疾病的超声特征可能存在交叉,部分肿大淋巴结仅凭临床表现及影像学难以做出定性的诊断,此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获取病理是诊断淋巴结性质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可明确病变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前列腺疾病
主要适用于怀疑前列腺癌的人群。
需行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疾病主要见于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因此,尽早诊断前列腺癌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肾脏疾病
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肾脏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疾病的预后等。
禁忌人群
绝对禁忌证
精神病,不能配合者。
严重高血压无法控制者。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相对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宜穿刺。
严重心衰、贫血、休克、低血容量及年迈者不宜穿刺。
检查风险
穿刺活检是一项有创操作技术,术后可能发生出血、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
若操作规范,及时处理并发症,检查风险相对较小。
参考价格
因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穿刺部位等因素的不同,穿刺活检费用也有所不同,通常为1000~5000元。主要包括穿刺费用、耗材费用、病理费用等。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详细价格以当地医疗服务机构价格为准。
检查流程
检查时间
穿刺活检需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等,部分可于门诊完成,有时需要住院,住院时间一般为3~7天。请据此安排好检查时间。
检查方法
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式(如超声、CT等)明确病灶位置,并根据病变部位确定穿刺体位(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
操作者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进穿刺针并切取病变组织送检。
最后操作者应用清洁敷料覆盖穿刺点,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行穿刺活检通常不需要空腹。
着装注意
建议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等物品。
饮食及运动建议
检查前建议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
术前练习
检查前患者需了解并练习穿刺活检时的体位及呼吸屏气动作,有助于穿刺活检的操作。
若穿刺活检后需卧床(如肺部穿刺、肝脏穿刺、肾脏穿刺等)休息,建议提前练习卧床排尿、排便等。
药物管理
其他
检查前建议将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若女性需行穿刺活检检查,建议避开月经期。
注意检查前排空膀胱。
检查中
在检查中配合医生,摆好合适的穿刺体位,避免自行活动。
听从医生口令进行呼吸屏气,配合穿刺。
穿刺中若出现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告知医生,切勿自行活动。
检查后
穿刺后需平卧休息,不要用力活动。
若出现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术后避免重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等,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大笑、剧烈咳嗽、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出报告时间
穿刺活检通常5~7天内出病理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
穿刺活检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未见异常。
异常结果
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通常包括肉眼所见、病理图像、光镜或镜下取材组织的性质描述、病理诊断等内容。在此仅针对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进行解释。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是成人甲状腺癌的最主要类型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类型。此型分化好,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滤泡状腺癌常见于50岁左右中年人,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
未分化癌多见于70岁左右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预后很差。
肺癌
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男性占多数,常为中心型肺癌。鳞癌的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较缓慢,病程较长,肿块较大时可以发生中心坏死,形成厚壁空洞。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相对较晚。
腺癌为最常见的肺癌。发病年龄普遍低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多为周围型,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在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相对较晚。
小细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老年男性、中心型多见。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很早可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其对放射和化学治疗虽较敏感,但可迅速耐药,预后差。
乳腺癌
乳腺癌组织形态十分复杂,类型较多,可见于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等。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肝癌
肝癌主要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和混合型肝癌。
肝细胞型大多伴有肝硬化。肿瘤分化程度按Edmondson标准分四级,Ⅰ级分化最好,Ⅳ级分化最差,以Ⅱ、Ⅲ级为多见。透明细胞癌属分化较好的肝细胞性肝癌。纤维板层肝癌多见于年轻人,预后较好。
胆管细胞型占原发性肝癌的10%以下。目前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胆管内寄生虫或接触胆管造影剂有关。易发生肝外转移,常见部位为肺、骨、脑等。
混合型肝癌癌组织中部分似肝细胞,部分似胆管细胞,或细胞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极少见。
体表淋巴结肿大
体表淋巴结肿大若为炎性增生淋巴结、结核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予以抗炎、抗结核治疗即可,预后较好。
体表淋巴结肿大若为转移癌导致,需明确原发癌症,根据原发疾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若是淋巴瘤引起,按组织病理学改变,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已成为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之一,预后较好;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PI)将预后分为低危、低中危、高中危、高危4类,指数越高,预后越差。
前列腺癌
通常95%以上的前列腺癌为腺泡腺癌,其他少见类型包括鳞癌、导管腺癌、黏液腺癌、小细胞癌等。根据Gleason评分≤6、7、≥8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若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通常提示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建议定期复查。
肾脏疾病
就医建议
若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诊断为甲状腺癌,建议前往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就诊,专业医师通常根据病情行手术治疗,以及应用放射性核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及外放射等治疗。
若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诊断为乳腺癌,建议前往乳腺外科、肿瘤科就诊,专业医师通常根据病情行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
若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诊断为肝癌,建议前往肝胆外科、肿瘤科就诊,早期肝癌一般采用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等;中、晚期的肝癌多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放射治疗、系统性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对于终末期的肝癌,通常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若淋巴结肿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诊断为结核,建议前往感染内科进一步治疗;若病理报告诊断提示肿瘤,建议前往肿瘤科行专科治疗。
若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诊断为前列腺癌,建议前往泌尿外科就诊,行手术治疗,或肿瘤科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
肾脏疾病建议前往肾内科就诊,根据肾活检病理报告,肾内科医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录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