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寄生虫病
概述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因此,狭义的热带病即指寄生虫病。非洲、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发病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病因
发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力。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宿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少,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寄生虫病发病的过程是宿主与虫体相互斗争的结果。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虫体对宿主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引起的损害,虫体分泌的毒素或酶引起的组织坏死,以及宿主反应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浸润,甚至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和对幼虫或虫卵产生的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
症状
1.蛔虫病、鞭虫病
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
2.蛲虫病
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
3.阿米巴病
腹痛、腹泻每日达5次左右,带有腥臭味,且有暗红色黏液血便者。
4.钩虫病
贫血、面色苍白而带黄色、头昏眼花、乏力,且职业为农民者。
5.姜片虫病
有腹痛、腹泻并有生食荸芥、菱角、藕等水生植物史者。
6.弓形虫病
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并爱养猫,有过发热、无力、肌肉酸痛的孕妇。
7.疟疾
血色素减少,去过疟疾流行区,间断性发冷、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以上者。
8.阴道毛滴虫病
妇女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并可有尿痛、尿频等。
凡有上述症状者,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
检查
1.病原学检查
在体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虫体,如粪便涂片或集聚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包囊或蠕虫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疟原虫等,寄主组织内的寄生虫则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而确诊。
2.免疫学检查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血清免疫试验。
(1)皮内试验  又可分为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肺吸虫皮试等属前者,可作为临床过筛或流行学调查。
(2)血清免疫学试验  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前者灵敏度较高,后两者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寄主的特异性抗体,目前也已建立检测虫体循环抗原或排泄抗原的方法,以作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考核。
3.分子生物学检查
DNA探针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部分寄生虫的DNA。
4.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检查、CT检查。
诊断
1.病原学诊断
在体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虫体,如粪便涂片或集聚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包囊或蠕虫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疟原虫等,寄主组织内的寄生虫则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而确诊。
2.免疫学诊断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血清免疫试验。
3.流行学史
来自疫区,如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肺吸虫病有吃不熟的石蟹史等。
4.临床表现
各有其临床特征,末梢血液嗜酸粒细胞往往增高。
5.其他检查
分子生物学及超声检查、CT检查等。
并发症
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可引起贫血及营养不良,生长滞缓等。阑尾寄生虫病:继发感染产生急性阑尾炎即炎症期。继之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蛔虫可钻入腹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
治疗
1.药物治疗
以消灭寄生虫为主,根据虫种采用最有效的驱虫药物。可以根据虫的种类,体质的强弱,症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方药。
2.支持疗法
在感染较重而寄主较衰弱时,可给予支持疗法。
3.其他
当有外科并发症时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
寄生虫病怎么防治
寄生虫病有可能是虫媒叮咬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和自然环境接触有关或者是吃东西感染的,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防治。
1.虫媒叮咬:发虫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性很大,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虫子还有蚊子这些外界的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叮咬,避免从这些虫们身上感染寄生虫,被蚊虫叮咬后要及时涂抹药物避免感染。
2.自然环境接触:在与自然环境接触时,尽量不要触碰野生水,不要触碰不明原因的土壤,避免感染土源性寄生虫病。
3.吃的东西: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不生食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再食用。
防止寄生虫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若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预防
应采取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对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
1.大面积治疗患者,消灭贮存宿主,以消除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如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
3.加强卫生教育,以改变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熟的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